這一年最大的事,是由我主持、自己團辦評劇學校,我任校長,招了80名學員、樂隊、演員、各班科,都是團里各行兼老師。這個團帶戲校也是自1949年解放的、頭一個培養(yǎng)評劇演員的團體。現(xiàn)在的劉姍、張淑桂、劉淑萍、邢兆驎、焦佩華等中年演員,都是現(xiàn)今評劇舞臺上的主要演員,我看到她們,想想當年,十分高興!
祖光常常不在京,黃苗子、郁風、盛家倫、張正宇、丁聰、唐瑜等朋友常常來照顧我,他們可稱得上是我的良師益友。我們的家庭也是我的課堂,祖光是我的老師,是嚴師,和藹、不厲害,因此我不怕他。和祖光一起生活,他幫助我懂得了很多知識,他對我說,無論唱什么角色,都要注意民族性和地方性,要用自己的語言傳達情感,創(chuàng)造獨特的人物形象,作為一個演員最重要的是感情的真實,必須先感動了自己,才能感動觀眾。
也就從這時開始,我才懂得系統(tǒng)地創(chuàng)造人物形象。過去我從小學戲都是口傳心授,不講究人物的規(guī)律、順序、內(nèi)心和形體、聲音的表現(xiàn)等等。我時常創(chuàng)造一個角色,先把唱腔唱給他聽,他是我的第一個觀眾,他總是提出他的意見,一點兒不客氣,有時我為此不高興,說他太苛刻了,他就說:“我是觀眾就要把我的直感意見提出來……”也是在我聽到這些意見后我不知不覺地提高了。他在藝術上幫助我非常耐心而直率,我無論表演和唱腔,不讓他聽聽看看自己就不放心,哪怕他已很晚回家,很累很累的,我也是先讓他聽聽看看我的人物設計。
星期天來的客人很多,可是有幾位同志很有意思,一位是裱畫師傅—劉金濤,另兩位是書店的魏廣州和老吳師傅,他們都是祖光常去的琉璃廠書店和畫店的職工,魏、吳二位師傅是送書的。真怪了,祖光不單常去琉璃廠看書、買書,還要常常請這二位師傅送書,我不能理解讀書人的書迷,祖光告訴我:有的書,市面上是買不到;而有的書在人家用不著、擺放閑著。這幾位送書的師傅串百家,為了讓這些放在那里待著的書,動用起來。他們來咱家送書,也把我還用不著的書拿走,送到別人家去用。特別是魏廣州同志,他是琉璃廠學徒出身的老書店工作人員了。他每星期騎車來送書,都問我:“新先生,您需要什么書嗎?我可替您找來……”我說:“我文化很低,沒有學問,就需要學習,最喜歡的是字典,為了學文化?!弊婀庹f了:她最愛字典了,你幫她找找學習文化的字典吧。魏廣州果然給我送來大大小小的字典好幾本。如今我手里還有兩本字典,一本是祖光送我的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大辭典編纂處編的《學文化字典》,另一本是《新華字典》,這兩本字典都是1952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我也是這時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