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向遠方(1)

張國榮傳:念你 眉眼如初 作者:吳玲


2、向遠方

一切開始始于結束。

當童年時光漸漸遠去,年份慢慢遞增,昔日的幼子,長成挺拔少年。

1969年,十三歲的張國榮,即將開啟遠赴英國,開啟嶄新的際遇。

張國榮的成績實在欠佳,張父恨鐵不成鋼,思來想去,權衡再三,最終決定送兒子出國留學。彼時,他只有十三歲,生活閱歷少得可憐。遠渡重洋,豈是如此輕松寫意的事情。

之余張父,未嘗不會憂心,只是思量著,與其在國內耗費光陰,不如去國外見見世面,借此磨煉一下心性也好。之余張國榮,欣喜多過焦慮,過慣了晦澀黯然的日子,有機會換個環(huán)境,自然是好事。

只是,他年紀尚小,只身一人前往異國他鄉(xiāng),難免有諸多不便。離家前,生活起居皆有人打理,并不需要他操心。抵達英倫后,旁人都指望不上,唯有依靠自己。踏上飛機的那刻起,就要開始一個人生活了,心情復雜,心緒難平。

站在英倫的土地之上,感受著異國風情,飄忽如夢的日子,是生活瑣碎及學業(yè),讓他覺醒。今時今日起,多的是“堅忍”二字。以往從未留心的事,慢慢開始注意;以往從未操心的事,也慢慢親力親為。

痛并快樂著,煩憂與愉悅同在。

自幼,張國榮便對音樂情有獨鐘,律動讓他心神蕩漾。遺憾的是,稍有缺失的家庭氛圍,束縛著他的天賦。來到英國,正是給了他自由自在的機會。

這里,空氣中都彌漫著藝術的氣息,讓為之向往的人欲罷不能。但凡有閑暇時間,他便揣著好心情,去餐廳客串表演,一個人的日子也就熱鬧了不少。

時年,中學畢業(yè)的他,順利考入英國利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攻讀紡織專業(yè),出自父親的意愿,盼著他能子承父業(yè),不枉費自己的一片苦心。

眾多課程中,張國榮尤為喜愛繪畫及設計,很是用心。文學書籍為他打開了新的世界,他常沉醉其中,是大衛(wèi)·赫伯特·勞倫斯和莎士比亞忠實的擁護者。

就這樣,在英國的日子過得有條不紊,愜意自然,雖遠離家庭、父母,卻鮮有孤獨之感,他長大了,學會了慰藉靈魂,抵抗孤獨。

臨別前,父親攜領一家人為他送行。原本,分離在即是傷感之事,可到了他這里,留在心上的只有些許不快。他回憶:“我去的時候給自己的感覺是快點讓我離開,我根本都不想在香港,所以,就是童年種下的各種效果了,我一點傷感都沒有。我最記得我跟他們揮了一次手之后,跟他們BYEBYE了一次之后,轉身就走了,一點留戀都沒有的?!?/p>

往日的疏離,讓分別的這一刻,顯得格外耐人尋味。該歡喜時,冷漠以對;該憂傷時,依舊冷漠以對。如此一來,自然少了些許脈脈溫情。

初到英國,人生地不熟,萬事靠自己,對他來說,也不算難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