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曲“你是風兒我是沙,纏纏綿綿繞天涯”成為電視劇《還珠格格》中關于乾隆年間“香妃”戀情的生動演繹時,我們不得不在當代臺灣作家瓊瑤的筆底乾坤中,去捕捉史海中那位風流香艷的“香妃”更為真實的芳蹤。
論起大清后妃,雖然滿蒙漢兼收并蓄,但容妃,也就是傳說中的“香妃”更以其神秘、遙遠及濃郁的西域風情,讓后人神往不已。
透過宮廷畫師郎世寧繪制的那幅《乾隆行獵圖》,我們可以看到和卓氏一身戎裝緊隨其后,當時的戎裝用今天的話說叫時裝更貼切。對于瞧慣了旗裝盆鞋的乾隆帝來說,一個連眸子都耀動著異域魅惑的維吾爾女子,其感召力與誘惑力自是不可抗拒,因此容妃寵冠后宮也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倒是這位和卓氏的出身,多年來頗引人關注,較為主流的說法是容妃的家族為和卓家族的另一支?!昂妥俊笔遣ㄋ拐Z,意為“圣裔”,專指伊斯蘭教創(chuàng)始者穆罕默德的子孫。大小和卓之亂是指乾隆二十二年,新疆回部白山派首領霍集占兄弟發(fā)動的叛亂。而叛亂的平定則標志著大清全國統(tǒng)一的完成,理所當然地成為乾隆帝的“十全武功”之一。這樣一來,被選入宮的容妃身上或多或少有著戰(zhàn)利品的影子,加上血統(tǒng)高貴,行止別致,精通維語且多才多藝的乾隆帝,更可以從日常的耳鬢廝磨中,慢慢享受昔日的巨大成功。
至于“香妃”這個名字,據考證,最早出現的當屬光緒十八年蕭雄所撰的《西疆雜述詩》卷四“香娘娘廟”,其中有“紛紛女伴謁香娘”一語。附錄中進一步寫到:“香娘娘,乾隆年間喀什噶爾人,降生不凡,體有香氣,性真篤,因戀母,歸沒于家?!倍跋沐敝膹V泛流傳是在一九一四年,故宮古物陳列所從沈陽故宮和承德避暑山莊,調來一批文物進行展覽,其中一幅年輕女子的戎妝像額外引人矚目。畫像下面的說明文字中,明確指出:“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體有異香,不假熏沐,國人號之曰香妃?!睆拇艘院?,香妃之名大震?!?/p>
與容妃有關的另一宗重要事件應該數“皇后斷發(fā)”了。在今天的新華門還叫寶月樓的時候,容妃就住在里面,有人認為自乾隆二十五年后,自打有了這位西部“新歡”,就更加冷落原本就不大吸引皇上眼球兒的烏拉那拉皇后。不過話說回來,即使沒有先封貴人,后來連續(xù)晉升容嬪、容貴妃的和卓氏,風流好色的乾隆爺,也不會對年近五旬的皇后迷戀到哪里去。而清人《野叟秘記》則把斷發(fā)一節(jié),描繪得生動細膩。先斷定皇后“英毅有智略”,然后
以“才色稍遜,高宗頗嚴憚之”把乾隆推向懼內一族。南巡至濟南時,“帝乃擇豐容秀麗,而態(tài)度不凡者約六人,留宿舟中……時帝方挾妓酣眠……突見皇后持紙卻立,駭異殊甚,斥問何為。”就這樣夫妻反目,皇后一怒之下剪斷青絲(或許已有星星白發(fā))。雖則野史難信,但皇上的龍體肯定不會天天留在寶月樓。不過南巡途中,容妃同帝后、還有其他五妃一路同行,應該也從皇后斷發(fā)的慘烈中,領略到了皇權、夫權兩座大山下,什么才叫女人真正的“順昌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