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漢斯,我有時會奇怪地想到普魯斯特,那個一生都病歪歪躺在床上有礙觀瞻的才子。他們實在是有很多的相像之處,一樣的酷愛回憶,一樣的風趣詼諧。唯一不同的是這個外教從來喜歡帶病上課,一節(jié)都不落。雖然我們這個學院從大一開始有很多外教給我們上過課,有扎著無數(shù)五顏六色小辮、黑黑胖胖的利比亞女老師拉姆,有來華邊教書邊旅游、年方二十的加拿大金發(fā)美女安娜(每當她上口語課的時候總是人爆滿,門外還經(jīng)常有外班男生偷窺),還有那個美國帥小伙麥克,但我始終忘不了這個澳洲灰發(fā)老頭漢斯,是他為我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也使我平生第一次燃起了學習的無限興趣。每次只要一下課,這老頭身邊就總是圍滿了人,不管想不想出國,大家都喜歡沒完沒了地和他多嘮幾句。
的確,這個澳洲老頭和別的外教很是不同,特別是性格比較倔強。別的外教基本上純屬于入鄉(xiāng)隨俗的那種人,也就是中國通。上課語速很快,效率高,只講課本內(nèi)容,下課直接走人,這使我們很多想更多了解西方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同學感到十分郁悶。況且老張規(guī)定,我們學生課下不可私自與其進行接觸。只有老張指定的一兩個英語好的同學可以周末給老外當翻譯,也就是陪他們逛逛街,認認路,買些商品,如同導游一樣。這樣的機會肯定輪不到我們了,很多英語好的女生都搶著爭了呵呵。但凡外教下課以后要不就進了教學樓里外教專門的辦公室內(nèi)休息,要不就回到了特意給他們在學校建的三星級旅館里,美其名曰國際交流合作中心。而那個地方是有警衛(wèi)的,我們學生要是進去,必須得出示護照等證件或者系主任的證明。因此我就納悶了,外教來到中國教書或者是學術考察,怎么就像大熊貓一樣的被保護起來呢,一個個真像高級BMW(別摸我)。泱泱大國,怎么會是如此待客之道?這讓外國人豈不是感到中國人民不信任他們、排斥他們嗎?當然這不是吾等之輩能夠管得了事情。所以我們在教學樓里碰到外教后通常一個hello,一個buy,就基本上完事了,SO(于是)擦肩而過,沒別的可說了。
所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個澳洲灰發(fā)老頭漢斯卻給人感覺十分的不同,上他的課讓人有一種很開放自如的感覺。他講起課來帶著一口濃郁的澳洲口音,低沉而緩慢,聽起來倒是并不費勁。只是他有哮喘病,咳嗽起來吭吭咳咳個沒完,表情猙獰,讓人為他提心吊膽,真害怕他一口氣喘不上來,背過氣去了。他給我們主講英美文化兼高級口語,都是兩本厚厚的書。一本是美國老早編的Ameircan oral English High-Level(美式口語——高級階段),老舊的書了,上個世紀末就出版了。另一個新一些,不過主講歷史和文化的。這老頭年紀有五十多歲了,凹陷的眼窩里一雙眼睛碧綠幽深,一頭灰發(fā)蓋頂,腳步健碩,身材高大,高挺的鼻梁突出的顴骨下,一張滿是淺淺皺紋的滄桑的臉,下巴留著梳理整齊的灰色的八字胡,長得像個老學究,可穿著卻很隨意,老是穿一身淺色的休閑服,趿拉著一雙簡單的旅游鞋。媽的第一次上這個老頭的課,看他的樣子真覺得他是從歐洲來的,我所見的澳洲人一般比較胖,而且個子也不高。后來漢斯給我們代課久了后談起他的家世,才知道原來他有日耳曼血統(tǒng),祖輩是德國黑森林地區(qū)的農(nóng)民,上世紀50年代移民到澳洲,那會兒他才六七歲。因此他會三種語言——德語、英語和漢語,并且是悉尼大學社會與教育學博士,因此我們才知道漢斯這老頭不是一般的叼。老頭很和藹可親,上課從不罵人,頂多誰說話或者不聽課的時候,就把嘴一閉,來個臨時性緘默,人們也就逐漸安靜下來。他下課后也不回外教的高級休息室——那里面可是特地配著高級皮沙發(fā)、飲水機和老板桌的。他喜歡一個人靜靜地趴在我們教室的窗口,默默地從五樓俯瞰龍城這座暗灰色調(diào)的暮光之城。這時候一些想留學澳洲的人就迫不及待地上去和老頭聊天,鍛煉一下口語,順便練練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