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是石頭?還是水?(1)

在全世界迷路 作者:角田光代


我認為一個人初次旅行的地方,會對那個人之后的人生產(chǎn)生莫大影響。更精準地說,不是初次旅行的地方,而是旅行路上初次讓你感到震撼的地方。

第一次讓我在旅途中大感震撼的國家就是泰國。那不是我的第一次旅行,在那之前,雖然次數(shù)不多,但我已經(jīng)有過幾次國內(nèi)外的旅行經(jīng)歷。然而,泰國卻深深地吸引了我,所以之后有一段時間,我常跑東南亞。

至于一個人到歐洲旅行,則是我三十歲之后的事。一開始我非常不習慣,畢竟歐洲跟我過去造訪的亞洲國家差太多了。景色不同、氣候不同、交通方式不同,這些我當然都知道。我就是想體驗與亞洲不同的東西才去歐洲,只是我沒想到連“隨興的程度”居然也不一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仔細想想,原來是旅行者看待目的地的態(tài)度完全不同。

譬如在亞洲旅行時,目的沒那么重要。尤其是氣候炎熱的亞洲國家,旅行者并不特別追求什么目的,甚至可以說會喪失目的。假設(shè)你想去某地參觀某個遺跡,但一想到天氣好熱或許就會作罷,畢竟光是待在原地也很有趣。因為很容易萌生這種想法,于是就會漫無目的地發(fā)呆放空,不過過程中一定會發(fā)生一些小插曲,讓你有旅行的感覺。

可能有人會主動跟你交談,或許是在當?shù)赝A艉芫玫挠慰停蛟S是當?shù)厝?。他們可能約你一起吃飯,一起去外地的湖畔瀑布或夜店、寺廟、市集。就算沒有事先計劃,也可以玩一天,而且還是旅游書上沒有的行程。

我二十多歲時的亞洲旅行,大致上都是這樣。沒有任何計劃,卻確確實實地活動了一整天。即使處于被動狀態(tài),也不會感到無聊,而且到最后都會是一趟充滿活力的旅程。

但我在歐洲卻幾乎感受不到所謂的隨興。如果被動,就什么都不會發(fā)生。如果沒有任何計劃,一整天就是空白的。如果自己不踏出步伐,沒有任何人會帶你到任何地方。如果自己不動起來,就沒有旅行的感覺。

我第一次獨自旅行的歐洲國家是葡萄牙。當初并非是單純想去葡萄牙才去,而是在摩洛哥旅行時,突然對摩洛哥感到些許厭倦,看了地圖后,發(fā)現(xiàn)葡萄牙距離不遠才去的。我從摩洛哥的丹吉爾搭船到西班牙,再從西班牙轉(zhuǎn)搭公交車、渡船抵達葡萄牙的一個名字很長的城鎮(zhèn)──圣多安東尼奧雷阿爾城(Vila Real de Santo António)。

我非常喜歡葡萄牙。公交車司機以熟練的技巧行駛于狹窄的街道上,爬坡再下坡之后,眼前就是一大片藍得不得了的海。那里的人開朗又親切,海鮮新鮮又好吃。不只雷阿爾城,之后前往的法魯也是很安全的城鎮(zhèn),晚上一個人走在橘色街燈映照下的石板路上,也不覺得危險。雖然城鎮(zhèn)的規(guī)模不大,但可以零星地發(fā)現(xiàn)摩洛哥所沒有的時髦服裝店、飾品店,漫步在街上很是開心。

我一邊走一邊覺得這地方真不錯,但就在此時,我察覺到跟之前旅行經(jīng)驗的不同之處。

那就是沒有人跟我說話,沒有人約我去做任何事。前一天計劃好今天搭公交車前往法魯,路途上一切順利??墒侨绻覜]有任何計劃,就會感到百無聊賴。

在摩洛哥用餐時,坐在對面的人經(jīng)常一開口就聊個不停,讓我無法不理會。只要跟摩洛哥男生眼神交會,他就會不斷對你眨眼,不然就是跟著你幾十米,一路向你推銷,問你要不要買毯子、要不要參加沙漠之旅之類的。我明明很受不了纏人的摩洛哥男生,可是到了寧靜的葡萄牙,卻感到寂寞無比,甚至想早點回摩洛哥。

后來我才知道那就是歐洲啊。

三十多歲時,亞洲的省錢之旅不再吸引我,經(jīng)濟上稍微寬裕一些,自然而然地就把旅行的目的地放在歐洲。因為那是一個我未知的世界、未知的地方。

在歐洲的旅途中,我經(jīng)常感到困惑,因為太平靜、什么事都沒發(fā)生,有時候甚至覺得無聊至極。雖然食物很好吃、散步很開心,可是難道旅行就只是這樣嗎?我心中感受到一種幾近不安的無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