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重慶離開之后,蔣介石一行人飛到成都,再次試圖組織起有效的政府和軍事抵抗力量。但崩盤來得太快,讓他絲毫沒有回旋的空間:12月5日,“代總統(tǒng)”李宗仁以治病之名,由香港飛往美國;解放軍一野、二野正從東、南、北三個方向向成都合圍而來,即使胡宗南指揮的精銳部隊也無法與之抗衡。在此局面下,蔣介石決定將“國民政府”移往臺灣。這是他在大陸最后一次揮動權杖。
衣復恩:那時候本來可以通話,忽然間通信斷絕。沒電話很可怕,通信給截斷了,任何時間共軍的先頭部隊都可能逼近機場,所以有一二十分鐘很安靜,一點聲息都沒有。當時要去跟他講不行了,情況掌握不住,沒有通信了,但他們(蔣介石的隨侍人員)那時候都不愿意打擾他,就推我上去。我就進去跟老先生講,現(xiàn)在前面沒有消息了,情況掌握不住,完全沒有消息。我說“我們走吧”,他說“好吧,好吧”,出來擦把臉就這么走了。
12月10日,失去通信的蔣介石收到的第一封電報內容,竟然是盧漢(原國民黨滇軍將領,12月9日已起義)通知劉文輝(原國民黨川軍將領,時任“西康省主席”,12月9日已起義)會同四川其他的將領扣留蔣介石,這讓他備感大勢已去。下午2點,蔣介石從鳳凰山倉促登機。
衣復恩:我們走的時候還有憲兵的一個營,還有好幾部汽車。我就問他(憲兵營長):“我們走了,你們怎么辦?”他說:“你們走了,我們就往西昌撤。”我說:“這些汽車都打爛了?!弊詈笏麄兊谝魂犇切棻?,等我們一走,他們就撤退了。
當時老先生坐在飛機上一言不發(fā),坐著飛機就走了,起飛了以后在飛機上他就休息,或拿本書看書。他和跟他走的人也沒什么好談的,唉,很孤單。
孤單的蔣介石走了,帶著兒子和不多的部屬去往臺灣。除了孤單外,壓在他心頭的還有沉重。透過飛機的舷窗,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生平最后一次回望這片大陸。
直到去世,他都沒有再踏上過這片土地。
子民寫照
蔣介石離開了大陸。
但追隨在他身后,繼續(xù)向著臺灣進發(fā)的人群并沒有停止,遷徙還在繼續(xù)。到1949年年底,國民黨尚有20萬軍隊散落在大陸沿海島嶼以及西南邊境上,他們依舊奔向各個港口,隨長官一起涌向大陸之外的那個小島。
此時,很多部隊已經退守東南沿海地區(qū),尤其是與大陸隔海相望的各個島嶼上。海南島、舟山群島,都是他們盤駐的地方。當解放軍陸續(xù)解放大陸上的各個省市時,這些島嶼暫時還能作為他們的棲身之地。身在島上的官兵,繼續(xù)著向臺灣進發(fā)的旅程。
雖然他們已無法再搭上“政府”的大船,只能依賴小艇漂洋過海。
李連墀(桂永清的部屬):我艇隊部只有十多個人,艦隊部也就是幾個參謀作業(yè),大概十個八個人,陸上的人很少。眷屬要顧慮,各人管各人的眷屬,比如我艇隊里有八個艇,每個艇上有兩個眷屬,你搭哪個艇,你的眷屬就搭你這個艇,這樣分開的。不能集中運輸,因為沒那么大兵力。
而在大陸的另一頭,解放軍正在向大西南突進,追隨蔣介石和“國民政府”的官員及名流們也在急切地尋找出路。對他們來說,隨同“政府”一起撤離是最優(yōu)的選擇,盡管如此選擇的前路是萬人共擠獨木橋。
混亂,隨著戰(zhàn)事的走向從江南蔓延至東南沿海一帶,此時又蔓延到了大西南。
衣復恩:在重慶撤退的時候,重慶和成都的官員太多了,都等著離開,人太多,飛機都派不出來。那時候共產黨又逼近了,軍隊都逼近了,情勢很緊張。我講一個例子,有一個人拿著一包黃金到我那兒去,說是要看我什么的,說“這是我們大家湊的錢,請你無論如何派飛機(把我們搭走)”。我心里當然很難過,怎么可以要你的錢,對不對?但有時候實在是派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