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帶著薏米去吃殺豬飯 1

和最愛的人去旅行 作者:綠豆 芝麻


南方的冬天來得緩慢,冬天來了,年的味道也濃了。三歲的薏米對各種動物都充滿了興趣,每次看到豬、牛她都會興奮地大叫。每次跟著我們?nèi)ゲ耸袌?,她都會發(fā)出無數(shù)疑問。聽說豬被殺了,就會變成豬肉,她覺得格外新奇,總是嚷嚷著要去看殺豬。這年頭,要看殺豬也不容易啊,總不至于自己買頭豬來殺吧!何況要買豬,也得去鄉(xiāng)下。不過剛好經(jīng)常一起玩的朋友聽娃住在山里,正準(zhǔn)備殺年豬,邀請大家一起去吃殺豬飯。薏米聽說可以看殺豬,與二寶家的貝貝一起,興高采烈地出發(fā)了。

殺豬飯,有些地方也叫“刨湯”,我曾經(jīng)和芝麻在貴州的鄉(xiāng)下吃過“刨湯”。對貴州人而言,殺年豬是件隆重而壯觀的事,因為這是農(nóng)家檢驗自己一年的勞動成果和犒賞自己一年辛勤勞作的重大行動。記得在貴州飄蕩的那幾年,每至立冬后,家家戶戶都開始殺大肥豬,準(zhǔn)備過年的臘肉與香腸。而殺年豬必會邀請親朋好友,一起吃飯喝酒慶祝,名曰“吃刨湯”。殺豬人家往往事前要翻山越嶺去通知親朋好友,如果見到就當(dāng)面邀請,家里沒人的,就讓鄰居帶口信或貼張紙條在被邀請人家的門上。而現(xiàn)在通信發(fā)達,聽娃只需要在QQ群里喊一聲,大家便集體響應(yīng)。

冬日的大山里,云霧縹緲,那些落光樹葉的樹干枝條,突兀地立在云霧中,極像兒時嬉戲時,將墨水滴在白紙上,然后噗的一口吹就的圖案。薏米對這些風(fēng)景早已沒了興趣,只想盡早去看殺豬,她一路催促大家快走快走。

上得山來,聽娃家請的殺豬師傅與幫忙的鄰居早已在忙碌。一個巨大的橢圓形木盆放在屋前的空地上,廚房里正在燒開水,這比起以往鄉(xiāng)下殺豬的過程來,已經(jīng)精簡不少。記得兒時在鄉(xiāng)下,鄉(xiāng)親們殺年豬,一般都是請幾個鄰居來幫忙干雜活,而殺豬則要請專門的殺豬匠,殺豬匠不干雜活,以示對他們的尊敬,否則怕殺豬匠會不高興,殺豬不盡心盡力,從而影響自家來年運氣。鄉(xiāng)親們對殺年豬特別講究,要求殺豬匠必須將豬一刀斃命,所有豬血必須放得干干凈凈,且少量血必須從豬的口中流出,代表順順利利、紅紅火火、來年吉祥。豬毛需要開水燙才能刮掉,而燒開水用的灶是用石頭臨時壘起來的,也有的臨時挖個土坑,將一口直徑一米多的大鐵鍋放在灶上,四周用稀泥抹得嚴(yán)嚴(yán)實實,以免漏氣跑煙。豬被殺死后,還要在豬的一只腳上穿個洞,然后往里吹氣,使豬全身鼓起來,方便刮毛,氣吹脹后就用開水淋燙豬全身。據(jù)說水溫和火候也很有講究,經(jīng)驗不夠的人要么把豬燙過了,十分難看,要么水不夠燙,豬毛刮不掉。豬毛刮干凈后,大家就把它抬起來懸掛在一根粗大的棒子上,殺豬匠把豬從中間劈開,取出內(nèi)臟交給幫忙的人去清理,自己開始按主人的要求把豬肉分成若干小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