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證券作為石油大明股票發(fā)行的主承銷商和上市推薦人,因違反關于股票發(fā)行額度控制的原則,縮減股本,而遭到證監(jiān)會的首次處罰。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報《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特約評論員文章中,華夏證券再次被點名批評。
當天深滬兩市開盤直接跌停,華夏證券成為千夫所指,很多股民情緒激動。為了防止營業(yè)場所出現(xiàn)騷亂,監(jiān)管部門責令各證券公司必須每隔兩小時匯報一次情況。
憤怒、呆滯、無助……
股民的復雜眼神令華夏證券管理層集體失語。17日,兩市繼續(xù)跌停。理性告訴邵淳,當時經(jīng)濟并無大問題,投資者只是畏懼社論的威力,而進行非理性的拋售,因此恢復投資者信心極端重要。如果再這樣下去,不僅證券市場完蛋,華夏證券也要被股民砸垮。
下班后,邵淳把負責自營業(yè)務的總裁助理范勇宏和負責資金的劉素紅留下,商討應對之策。
大家認為這次暴跌風險大,但也可能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如果瞅準時機,值得出手一搏。
在匯總情況之后,邵淳知道還有8億元可以短期調(diào)動,于是決定在12月18日救市。邵淳后來向媒體坦陳這段歷史:“國家當初成立三大券商,就是希望能在關鍵時刻穩(wěn)定市場。兩個市場兩天完全跌停,市場心態(tài)已遭極大破壞,是考驗大券商成色的時候了。其實當時我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阻止第三個全線跌停,促使績優(yōu)股與績差股走勢分道揚鑣,打出價值投資的大旗?!边@就是著名的“第三線保衛(wèi)戰(zhàn)”。
12月17日晚上,華夏證券在上海與深圳交易所各選定一只績優(yōu)龍頭股,上海選四川長虹,深圳選深發(fā)展,上海同時搭配青島海爾,深圳搭配深科技和瀘州老窖;在資金分配計劃上,12月18日4億元進場,19日4億元進場,上海、深圳每天各先進場1.5億元,每天留1億元應對備用。
12月18日上午9點,開盤前半小時,邵淳想了又想,終于還是決定給監(jiān)管部門的領導打了個電話,表明華夏證券準備進場救市的想法,并詢問到時候會不會因此又受到處罰?!氨O(jiān)管部門的領導沒有表示反對,然后說這是好事?!?/p>
12月18日,滬深兩市開盤仍是令人痛心的全面跌停,屏幕仍像一個綠色的大“掛簾”。華夏證券命令自營交易人員,開始低位大量買入四川長虹與深發(fā)展。過了上午10點,當華夏證券往市場里扔進將近2億元的時候,市場依然是一片跌停;但是既然已經(jīng)砸進去了2個億,“當了過河卒子,只有奮勇向前”,于是繼續(xù)一路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