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nèi)サ膽撌且淮贬t(yī)護樓,看完牙又排隊打預防針,這個項目事后被我評為最痛苦的一項。因為新兵很多,打的針也多,負責打針的護士也有任務,比如今天要“打”夠多少人,所以他們可不管我們的感受,坐下個人就拿一捆出來,有防流感的,有防乙肝的,五六支針管一字擺開,袖子卷起來,拿起一個扎進去,一秒鐘推完,拔了立刻扎第二支,唰唰唰,基本上十秒鐘“結(jié)束戰(zhàn)斗”。那么多水在如此短的時間內(nèi)全部推進胳膊里,痛苦程度可想而知,打完后,整個肩膀酸了半天。
之后的一上午還有剃頭和另外幾個體檢項目,相對就不太痛苦了。等到中午吃飯時,我們之前的各種發(fā)型全都“灰飛煙滅”,變成了統(tǒng)一的毛寸。長這么大頭一次理這么短的頭發(fā),只感覺涼風在耳邊颼颼不停地刮,超不習慣,好在昨晚發(fā)了個帽子,帶上還暖和些,可它還是個“綠帽子”……
到了排隊吃中午飯,就沒早上那么多品種了,主要是三大樣:炒米、牛排、雞腿。自助餐僅限于早餐。打午飯和晚飯時,我們會走到跟前將盤子放平,負責打飯的人就每樣往盤子里盛一些,雞腿是一人一個,我們不能要求打多或者打少,他給你多少就是多少,吃不完就倒,吃不飽活該,也不準去打第二次,更不準將任何食物帶出食堂,但水果和湯除外。
下午就更輕松了,我們沒有午休時間,吃完飯就被拉到基地中的商店去買部隊指定的訓練用運動鞋,這里面只有三個牌子可以選:銳步、耐克、美津濃。當然還是自己掏腰包。軍靴在隨后的兩天才發(fā),但平時只準穿買的運動鞋,軍靴要等到進場地考核或是特殊訓練時才被允許穿上。
隨后,我們又去制作和拿到了作為軍人最重要,也是必須隨身攜帶的三樣東西:軍人識別牌、士兵證和《美國陸軍武器手冊》。
軍人識別牌就是常說的美軍“狗牌”,金屬材質(zhì),這個東西要求士兵無論任何時間都必須佩戴,甚至洗澡的時候都不能摘下。許多人以為“狗牌”只是一塊小牌子掛在胸前,其實它分為兩塊,個別部隊兩塊的內(nèi)容有區(qū)別,但大部分都一樣,上面是士兵的名字、血型、信仰和社安號。它是沖壓而成的,我們?nèi)笊献约旱臄?shù)據(jù),負責制作牌子的人將這些數(shù)據(jù)輸入電腦,隨后他旁邊的一臺小機器里就會吐出制作好的牌子,再去領(lǐng)條鏈子掛上就OK了。第二塊和第一塊其實是拴在一起的,如果士兵在戰(zhàn)場上陣亡,又無法立刻處理尸體,他的戰(zhàn)友會拽走其中的一塊上交,留下另一塊在遺體上以做日后識別。別看這些基礎(chǔ)數(shù)據(jù)平時沒什么大用,真到打仗的時候,如果一名士兵陣亡,即使面目全非,也能借此判斷其身份;更或者有士兵受傷昏迷急需輸血,看牌子就能知道他的血型并迅速展開搶救,省去了驗血的時間。
要說最無語的還是牌子上那圈消音墊,因為兩塊金屬在一起,運動中會發(fā)出叮叮的碰撞聲,有人討厭那個聲音,就會給牌子外面套一圈橡膠邊。這是個可選裝備,不要求每人都配,所以也是自費項目,一套兩個50美分,自掏腰包。
至于軍人證,哪個國家都有,只不過樣子有所出入罷了。倒是那本《武器手冊》我們都相當感興趣。作為一個資深游戲迷,打了這么多年CS,馬上就要真正摸到那些全球知名的槍械了,說實話我有些小興奮,這本書上詳細介紹了美軍幾乎所有的單兵作戰(zhàn)武器,從手槍到重機槍,從火箭筒到手雷,應有盡有。每一款武器的尺寸、重量、槍械口徑、射程都明確標注,這本書也被明確要求我們在新兵營期間時刻帶在身上,沒事就要拿出來看、記、背,據(jù)說最后還要考試。
類似的新兵入籍項目其實非常之多,一直持續(xù)辦理了三四天,才算全部完成,我們被安排每天做幾項,大部分時間都在排隊等待。閑來無事就去看那本《武器手冊》,熟悉各種武器。如果不是每天都要早起跑步的話,倒也挺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