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杭州

郁達(dá)夫精品集 作者:本書編寫組


中國…大黯味 峨 飛 法 付 也教 品 杭州的出名,一大半是為了西湖。而人工的建設(shè),都會的形成,初則是由于唐末五代, 武肅王錢鑼(西歷十世紀(jì)初期)的割據(jù)東南,一一"隋朝特創(chuàng)立此郡城,僅三十六里九十步 ; 后武肅錢王,發(fā)民丁與十三寨軍卒,增筑羅城,周圍七十里許。 ……"(吳自牧《夢粱錄》卷 七)一一再則是由于南宋建炎三年(一一二九) ,高宗的臨安駐畔,奠定國都。至若唐白樂天 與宋蘇東坡的筑堤導(dǎo)水,原也有功于杭郡人民,可是僅僅一位醉酒吟詩攜妓的郡守的力量, 無論如何,也是不能和帝王匹敵的。 據(jù)說,杭州的杭字,是因"禹末年,巡會稽至此,舍航登陸,乃名抗,始見于文字。"(柴虎 巨著《杭州沿革大事考?)因之,我們可以猜想,禹以前,杭州總還是一個澤國。而這一個四 39 千余年前的澤國,后來為越為吳,也為吳越的戰(zhàn)場,為東漢的浙江,為三國吳的富春,為晉的 吳郡,為隋唐的杭州,兩為偏安國都,迭為省泊,現(xiàn)在并且成了東南五省交通的孔道,歌舞噎 天,別莊滿地,簡直又要恢復(fù)南宋當(dāng)時的首都舊觀了 。 我的來住杭州,本不是想上西湖來尋夢,更不是想彎強(qiáng)弩來射潮;不過妻杭人也,雅擅 杭音,父祖富春產(chǎn)也,歌哭于斯,葉落歸根,人窮返里,故鄉(xiāng)魚米較廉,借債亦易一一今年可 不敢說一一屋租尤其便宜,鋸羽歸來,正好在此地偷安茍活,坐以待亡。搬來住后,歲月匆 匆,一眨眼間,也已經(jīng)住了一年有半了。朋友中間曉得我的杭州住址者,于春秋佳日,旅游 西湖之余,往往肯命高軒來枉顧。我也因獨處窮鄉(xiāng),孤寂得可憐,我朋自遠(yuǎn)方來,自然喜歡 也p5i 和他們談?wù)勁f事,說說杭州。這么一來,不幾何時,大家似乎已經(jīng)把我看成了杭州的管鑰, 山水的東家。 《中學(xué)生》雜志編者的特地寫信來要我寫點關(guān)于杭州的文章,大約原因總也在 氣 于此。 罵 關(guān)于杭州一般的興廢沿革 ,有《浙江通志》、《杭州府志 ?、《仁錢縣志》諸大部的書在;關(guān) 于杭州的掌故 ,湖山的史跡等等 ,也早有了光緒年間錢塘丁申 、丁丙兩氏編刻的《武林掌故 叢編》 、《西湖集覽》與新舊《西湖志》、《湖山便覽》以及諸大書局大文豪的西湖游記或西湖游 4悔 覽指南諸書,可作參考。所以在這里,對這些,我不想再來饒舌 , 以虛費紙固和讀者的光陰。 第一,我覺得還值得一寫,而對于讀者,或者也不至于全然沒趣的,是杭州人的性格。所以 , 我打算先從"杭州人"講起。 通費 第一個杭州人,究竟是哪里來的?這杭州人種的起源問題,怕同先有雞蛋呢還是先有 雞一樣,就是叫達(dá)爾文從陰司里復(fù)活轉(zhuǎn)來,也很不容易解決。好在這些并非是我們的主題, @r理樹叫他啊 集叫;門 凡 事 /飛:文單大師精品1·· 、 E 故而假定當(dāng)杭州這一塊陸土出水不久 ,就有些野蠻的 ,好漁獵的人來住了 ,這些蠻人 , 我們 嚼事 就姑且當(dāng)他們是杭州人的祖宗。 吳越國人 ,一向是好戰(zhàn) 、堅忍 、刻苦 、猜忌 , 而富于巧智的 。 自從用了美人計,征服了姑蘇以來,兵事上雖則占了勝利,但民俗上卻吃了大虧;喜斗、堅 忍、刻苦之風(fēng),漸斬地消滅了。倒是猜忌,使計諸官能,逐步發(fā)達(dá)了起來。其后經(jīng)楚威王、秦 始皇、漢高帝等閃撾伐,杭州人就永遠(yuǎn)處入了被征服者的地位,隸屬在北方人的膀下。 三國 紛紛,孫家父子崛起,國號曰吳,杭州人總算又吐了一口氣,這一口氣,隱忍過隋唐兩世,至 錢武肅王而吐盡。不久南宋遷都,固有的杭州人的骨里,混入了rr京都的人士的文弱血球, 于是現(xiàn)在的杭州人的性格,就此決定了。 意志的薄弱,議論的紛紜;外強(qiáng)中干,喜撐場面;小事機(jī)警,大事糊涂;以文雅自夸,以清 高自命;只解歡娛,不知振作等等,就是現(xiàn)在的杭州人的特性。這些,雖然是中國一般人的 通病,但是看來看去,我總覺得以杭州人為尤甚。所以由外鄉(xiāng)人說來,每以為杭州人是最狡 猾的人,狡猾得比上海灘上的滑人還要厲害。但其實呢,杭州人只曉得占一點眼前的小利 小名,暗中在吃大虧,可是不顧到的。等到大虧吃了,杭州人還要自以為是,自命為直,元以 名之,名之曰"杭鐵頭"以自慰自j載。生性本是勤而且儉的杭州人,反以為勤儉是倒霉的事 情,是貧困的暴露,是與面子有關(guān)的,所以父母教子弟的第一個原則,就是教他們游惰過日, 擺大少爺?shù)募茏印5瓤諝ご笊贍數(shù)募茏訉W(xué)成,父母年老,財產(chǎn)葫盡的時候,這些大少爺們在 白天,還要上西湖去逛逛,弄件把長衫來穿穿,餓著肚皮而高使著牙簽;到了晚上上黑暗的 40 地方脆著討飯 ,或者扒點東西 ,倒?jié)M不在乎 , 因為在黑暗里人家看不見 ,與面子還是無關(guān) ,而 大少爺?shù)募茏訁s不可不擺。至于做匪做強(qiáng)盜呢,卻不會,決不會,杭州人并不是沒有這個膽 量,但殺頭的時候要反綁著手去游街示眾,與面子有關(guān);最勇敢的杭州人,亦不過做做小竊 而已。 唯其是如此,所以現(xiàn)在的杭州人,就永遠(yuǎn)是保有著被征服的資格的人;風(fēng)雅倒很風(fēng)雅, 淺薄的知識也未始沒有,小名小利,一著也不肯放松,最厲害的尤其是一張嘴巴。外來的征 服者,征服了杭州人后,過不上三代,就也成了杭州人了,于是剃頭者人亦剃其頭,幾十年 后,仍復(fù)要被新的征服者來征服。照例類推,一年一年的下去。現(xiàn)在殘存在杭州的固有杭 t如 、, 州老百姓,計算起來,怕已經(jīng)不上十個指頭了。 fmH明 人家說這是因為杭州的山水太秀麗了的緣故。西湖就像是一位"二八佳人體似酥"的凋葉多 狐貍精,所以杭州決出不出好子弟來。這話哩,當(dāng)然也含有著幾分真理??墒侨毡镜纳剿?, 秀麗處遠(yuǎn)在杭州之上;瑞士我不曉得,意大利的風(fēng)景畫片我們總也時??匆姷陌?,何以外國 fT~2筆字 人都可以不受著地理的限制,獨有杭州人會陷入這→個絕境去的呢?想來想去,我想總還 是教育的不好。杭州的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xué)校教育,總非要徹底地改革一下不可。 領(lǐng) 其次是該講杭州的風(fēng)俗了 。 歲時習(xí)俗 ,顯露在外表的年中行事 ,大致是與江南各省相 盞時 通的 ;不過在杭州像婚喪喜慶等事 ,更加要鋪張一點而已 。 關(guān)于這一方面 , 同治年間有一位 錢塘的范月橋氏,曾做過一冊《杭俗遺風(fēng)?,寫得比較詳細(xì),不過現(xiàn)在的杭州風(fēng)俗,細(xì)看起來, 稀 還是同南宋吳 自牧部姆和里所說的差仿不多 , 因為杭州人根本還是由那個時候傳下 來,在那個時候改組過的人。都會文化的影響,實在真大不過。 毛夜之 一年四季 ,杭州人所忙的 ,除了生死兩件大事之外 ,差不多全是為了空的儀式 , 就是婚 姆辯段 飛~:.,\'"· 精回~EE …中 國現(xiàn)代太華大師 1-1 H ..~ 喪生死,一大半也重在儀式。喪事人家可以出錢去雇人來哭。喜事人家也有專門說好話的" I 人雇在那里借討影頭。祭天地,祀祖宗,拜鬼神等等,無非是為了一個架子,甚至于四時的 游逛,都列在儀式之內(nèi),到了時候,若不去一定的地方走一遭,仿佛是犯了什么大罪,生怕被 人家看不起似的。所以明朝的高漉.做了一部《四時幽賞錄?.把杭州人在四季中所應(yīng)做的 閑事,詳細(xì)列敘了出來。現(xiàn)在我只教把這四時幽賞的簡目,略抄一下,大家就可以曉得吳自 牧所說的"臨安風(fēng)俗,四時奢侈,賞觀殆元虛日"的話的不錯了 。 一 、春時幽賞 :孤山月 下看梅花 ,八卦回看菜花 , 虎跑泉試新茶 ,西漠樓曉;展筍,保假塔 看曉山,卻;堤看桃花,等等。 二 、夏時幽賞 :蘇堤看新綠,三生石談月 ,飛米洞避暑 ,湖心亭采菇 ,等等。 三 、秋時幽賞 :滿家弄賞桂花 ,勝果守望月 ,水樂洞雨后昕泉 ,六和塔夜玩風(fēng)潮 ,等等。 四、冬時幽賞:三茅山頂望江天雪霧,西溪道中玩雪,雪后鎮(zhèn)海樓觀晚炊,除夕登吳山看 松盆,等等 。 將杭州人的壞處,約略在 i二面說了之后,我卻終覺不得不對杭州的山水,再來一兩句簡- 單的批評。四湖的山水,若當(dāng)盆景來看,好處也未始沒有,就是在它的比盆景稍大一點的地 方。若要在西湖近處看山的話,那你非要 t留下向西向南再走二三十里路不行。從余杭的 小和山走到了午潮山頂,你向四面一看,就有點叮以看出浙西山脈的大勢來了。天晴的時 候,西北你能夠看得見天日,南面腳下的橫流一線,東下海門,就是錢塘江的出口,靠描二 山,小得來像天文鏡里的游星。若嫌時間太貨,腳力不繼的話,那至少你也該坐車下江干. 41 過范村,上五云山頭去看看隔岸的越Ill .與錢塘江上游的不斷的峰巒。況且五云山足,西下 是云棲,竹木清幽;地方實在還可以。從五云山向北若沿郎當(dāng)嶺而下天堂,在嶺脊你就可以 看到西嶺下梅家塢的別有天地,與東嶺下西湖全面的鏡樣的湖光。 若要再近一點,來玩西湖,我覺得南山終勝于北 11j .鳳凰山勝果寺的荒涼遠(yuǎn)大,比起靈 隱、葛嶺來,終覺回味要濃厚一點 。 .. 、, 海 J 喝最 J繁 多戰(zhàn)查委揭穿礦\'i門 JZ 莎 /1飛丈母大師精品和.- 還有北面秦亭山法華山下的西溪一帶呢,如花塢秋雪庵、莞蘆庵等處,散疏雅逸之致, 原是有的,可是不懂得南畫,不懂得王維、韋應(yīng)物的詩意的人,即使去看了,也是毫無所 e 得的。 離西湖十余里,在拱震橋的東首,地當(dāng)杭州的東北,也有一簇山脈匯聚在那里。俗稱 "半山"的泉亭山,不過因近城市而最出名,講到景致,則斷不及稍東的黃鶴峰,與偏北的超 山。況且超山下的居民,以植果木為業(yè),舊歷二月初,正月底邊的大明堂外(吳昌碩的墳旁) 的梅花,真是一個奇觀,俗稱"香雪海"的這個名字,覺得一點兒也不錯。 此外還有關(guān)于杭州的飲食起居的話,我不是做西湖旅行指南的人,在此地只好不說了 。 一九三四年三月 42 電段 號費 3繁 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