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地上的游魂與向陽的山坡 1

1901 作者:王樹增


那些在十九世紀來到東方的洋人,經(jīng)過對中國人日常生活的觀察,得出這樣一個結(jié)論:中國人相信,一個人死亡之后,將有三個靈魂,其中的一個靈魂會進入陰間。陰間是陽間社會的翻版,靈魂在陰間所遭遇的將與陽間千差萬別。

中國的人口為世界第一。

埋葬在這塊土地上的故去者的數(shù)量同樣也為世界第一。

如果自古以來所有的故去者都以三個靈魂的形式存在,那么這塊土地上到底會有多少靈魂在游蕩?

活著的中國人淹沒在祖先熙熙攘攘的“魂海”之中。

中國人祖先的身影到處可見。

一個中國人,可以不信仰宗教,甚至可以不信神靈,這樣的人在中國社會中無可指責。但是,如果某個中國人宣稱自己不崇拜祖先,那么他定會受到全社會的唾棄。世界上從不曾有一個民族像漢民族一樣,會在一年中名為“清明節(jié)”的那一天,全民都去惦記或探望陰間的祖先;世界上也沒有哪一個民族像漢民族一樣,會在充滿現(xiàn)實活力的家里給祖先騰出表示依然“活”在我們之中的醒目位置;世界上還沒有哪一個民族像漢民族一樣,會動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把祖先的墳墓修建得豪華舒適——且不說中國歷代帝王們那些至今讓全世界游客瞠目的陵寢。

祖先的墳墓是現(xiàn)實生活中最神圣、最莊嚴的地方。中國大地上那些風景秀麗的向陽的山坡,長滿青草樹木和開放著各色花朵的半山腰以及平原上被小溪環(huán)繞的草木蔥蘢的地方,都是祖先們安息的地方。春天來了,中國人會傾家出動,扶老攜幼,帶著豐盛的食品和精美的紙錢,去與他們的祖先會面。因為營養(yǎng)不良而面色蒼白的孩子異常興奮,因為他們知道,這些平時根本看不到的食品過不了多一會就會成為他們享用的東西。孩子們對春天和煦的風以及溫暖的太陽的深刻體會將成為終生記憶。英國傳教士麥高溫對這樣的情景顯然既迷惑又陶醉,因為他覺得這是中國人溫存本性的一種絕妙的體現(xiàn)。

但是,洋人們,包括那些與中國人接觸最多的傳教士們很快就知道了,當中國人發(fā)現(xiàn)自己的這片風景被打擾了的時候,他們面對洋人所顯露出的表情一點也不“羅曼諦克”。

義和團的集體行為之一,就是大規(guī)模地破壞鐵路、礦山和電線桿,原因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這些洋玩意兒隨隨便便地闖入自己的家園,是這片土地上災荒、饑餓以及一切不幸事件發(fā)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拆鐵路,拔線桿,緊急毀壞火輪船。”這是義和團發(fā)布的重要戰(zhàn)斗口號。“火輪船”上有洋兵護衛(wèi),毀壞起來不那么容易,弄不好要付出生命的代價。但是,鐵路和電線桿,洋人就看不住了,這些東西幾乎就在農(nóng)民們的地頭上。重要的是,這些東西往往穿過了農(nóng)民們心中不可侵犯的地方——祖先的墳墓。在中國農(nóng)民的眼里,這是洋人對自己祖先的褻瀆。修建這些洋玩意兒的外國工程師在設(shè)計圖紙時,把地理的、地質(zhì)的、氣候的所有因素都考慮周全了,但是,他們沒想到在中國有一個與工程設(shè)計沒有任何瓜葛的人文問題嚴重地存在著——直到百年后的今天,任何在中國人祖先墳墓上動土的舉動,依舊會被視為驚天動地的大事件,依舊會比設(shè)計任何復雜的工程更讓設(shè)計者焦頭爛額。在中國,不要說是修建鐵路,即使隨便在哪塊地里挖一個小土坑,都有可能打擾了某個人的某位祖先。

鐵路是什么東西?

它與帝國農(nóng)民的生活有什么關(guān)系?

它憑什么如此橫行霸道要穿過村莊的中央?

張三和李四怎么可能讓它壓過自己家的地?

誰給的洋人轟隆隆地挖我們祖墳的權(quán)利?

祖先的尸骨被拋在光天化日之下怎么能不帶來災禍?

保不住祖墳的不肖子孫還有什么臉面活著?

義和團團員高舉著鐵鍬鐵鎬,纏著紅巾紅腰帶,唱著歌謠咒語,奮不顧身地向他們的敵人蜂擁而去——他們的敵人是鋪展在田野上的兩根鋼鐵的軌道。他們把鐵軌的下方挖空,把枕木點燃,然后叮叮當當?shù)厍么蚱饋?。帝國都城南面的保定路段、東面的天津路段上,蔓延百里的火光在夜色里如游動的長龍。朝廷不斷地接到拳眾破壞鐵路的電報,鐵路的管理方是洋人,因此外國使館遞交的公函更是如同雪片。朝廷派清軍前去鎮(zhèn)壓,但是到了現(xiàn)場才知道,他們的舉動等于拎著一桶水企圖撲滅一座正在噴發(fā)的火山,清軍的馬隊很快就在農(nóng)民們的嘲笑聲中畏懼不前了。突然,朝廷的電報中斷了——通往京城上百里路上的電線桿一夜之間全消失了。同時,京郊和津郊的農(nóng)民們家家都在放鞭炮慶祝房梁上架,他們的房梁上清楚地標有白色油漆寫的電線桿編號。朝廷立刻增加打擊兵力。但是,大平原上的茫茫夜色掩蓋了農(nóng)民們的蹤跡;而且,同是中國人的清軍官兵仿佛看見了被激怒的祖先的靈魂在夜色中時隱時現(xiàn),他們相信祖先一旦憤怒絕對是大禍臨頭的預兆,于是紛紛下馬磕頭,請求游蕩的靈魂們原諒自己的莽撞。消息傳回朝廷,連慈禧聽著都有點心慌,她在深宮的私人小廟里燃起香火,傾聽祖先的靈魂有什么委屈要訴說。

以后的中國史書中,都把義和團拆毀鐵路的舉動放在一個重要的前提下,那就是“阻止外國聯(lián)軍的進攻”,也就是說,義和團的行為是與入侵者作戰(zhàn)時的必要行動。可是,歷史事實是,當義和團的農(nóng)民開始大肆拆毀鐵路的時候,中國的土地上還沒有外國聯(lián)軍的部隊——渤海灣上游弋的外國軍艦不少,但是艦上的官兵還沒有在中國登陸。除了清軍在朝廷的嚴令下偶爾干擾外,農(nóng)民們向鐵路發(fā)動的進攻基本上與“阻止外國聯(lián)軍”沒有關(guān)系。義和團拆毀鐵路的目的只有一個:不許洋人的玩意兒侵占自己的土地。

在中國人仍然將祖先留下的牛車騾車作為唯一交通工具的時代,西方的鐵路已經(jīng)成為平民出行時最普遍使用的經(jīng)濟快捷的交通工具。

鐵路的產(chǎn)生,是世界進入現(xiàn)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它的意義已經(jīng)超出了一種交通工具的范疇而影響到人類生活觀念的轉(zhuǎn)變,它的誕生是集人類非凡的想像力、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和挑戰(zhàn)自然的雄心壯志的一個里程碑。在西方修建鐵路的歷史上,除了北美的印第安人曾經(jīng)高舉長矛向鋼鐵“怪物”進攻之外,再沒有哪一個國家“出產(chǎn)”過攻擊鐵路的故事。速度、利潤、方便、快捷,西方人一度把馬力最大、造型最美的火車機車視為寵物,英國人叫它為“紅鼻子約翰”,美國人叫它為“風騷女郎”。在已經(jīng)有了汽車賽時,西方居然也有過火車賽,各國不惜萬里重洋用輪船把自己生產(chǎn)的機車運到美國的大平原上,讓各種型號的機車并排奔跑,美國人在那一天里如同過節(jié)。那時,連美國西部的農(nóng)民都知道,只要把牛羊趕上車廂運到東部,他們就能夠換來開發(fā)牧場的機械;而最保守的英國農(nóng)民也明白,只要火車能夠通到他的農(nóng)場,農(nóng)場里的水果就能賣出驚人的好價錢。

但是此時的中國,從皇帝到農(nóng)民,觀點驚人的一致:中國不需要這東西。中國的牛車雖然很慢,但是很穩(wěn)。更重要的是,人坐在牛車上的清閑感覺是無與倫比的。“車轔轔,馬蕭蕭”,這是一種悠遠的傷感;“青山轉(zhuǎn),綠水還”,這是一種現(xiàn)實的夢境。坐在牛車上面搖晃著,可唱可吟,可醒可睡,可以從容地算計一筆小交易上銀兩銅錢的得失,也可以觸景生情地在冥想中與古老的祖先交流心曲——對于中國人來講,無論是學者還是農(nóng)夫,生者與死者之間的交流是片刻不能中斷的,因為這是中國人感受自己忙碌于世間的唯一可靠的證據(jù)。

一八六三年冬天,正與太平軍打仗的李鴻章,收到上海二十多家洋行老板的聯(lián)名信,提出要在上海至蘇州間修建鐵路,洋人們說如果修成這段鐵路,清軍可以利用它快捷地攻打太平軍。李鴻章把這個建議報給了帝國總理衙門,得到的回答是:“嚴加拒絕”。原因不詳。

第一次看見火車的中國人是幸運的北京人。兩年以后,即一八六五年,一個名叫杜蘭德的英國人,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在北京城外修了一條僅五百米長的窄軌小鐵路,并且試行了小火車。誰知汽笛一響,京城人充滿了恐懼和驚詫。

關(guān)于鋪設(shè)在中國土地上的第一條鐵路的記載,見于《清稗類鈔》一書,其文珍貴而有趣。“小汽車”,其實就是簡陋的小型蒸汽機車,其速度絕不會比馬車快多少,但在善于想象和夸張的中國人眼里,其速度居然如同妖怪急促飛奔。這個玩具般的東西,驚動了京城的文武百官,直到它被帝國的步軍拆毀,中國人才放心地長出了一口氣。

同年七月六日的《中外新聞七日錄》,報道了廣州的洋人準備修建鐵路的消息,說“西人欲在羊城造一火輪車路先通至禪山”,然后繼續(xù)往湖北的漢口修建。值得注意的是,這張報紙同時登文向中國人詳細講解了鐵路的好處,從文風上看,不像是出自洋人之手,而如果是國人為之,這個國人真是個罕見的有經(jīng)濟頭腦并能迅速接受新鮮事物的時髦人物:考火輪車為之有用,快逾奔馬,捷勝飛禽,每一點鐘可行一百二十里。其務求平穩(wěn),不尚疾馳者,亦常行八九十里。若由省抵禪,不過四個番字之久,便可到埠矣。車內(nèi)上客位,窗明幾凈,鋪設(shè)整齊,坐臥行走,皆綽有余地。其由省至禪者,每位約收銀七分。次客位宛似火輪船之大艙,亦可坐立,但人數(shù)眾多,頗形狹隘,其由省至禪者,約收銀五分。將來此路告成,不特省垣百貨流通,既四鄉(xiāng)土產(chǎn),亦必流暢。蓋百物往來,瞬息可至,貨腳鮮浩繁之慮,客身無昂貴之虞。且彼埠所無者,即來此埠運去;此埠所缺者,即來彼埠返來。以有易無,交相貿(mào)易,日行千里,絕不廢時,將見趙壁梁珠,悉羅市肆,南金東箭,盡萃民塵。羊城生意興隆,可拭目而待矣。38

這個連車票的價錢都已公之于眾的鐵路修建計劃,不知道為什么結(jié)果還是不了了之,最大的可能是帝國政府沒有批準。

又過了兩年,即一八六七年,帝國政府終于公開表示:不準洋人修鐵路為的是“國防安全”。帝國的官員們認為,如果讓洋人在中國修鐵路,洋人會更方便地進入中國——“大有利于彼,大有害于我”——洋人們所有關(guān)于修建鐵路的請求都是別有用心的陰謀詭計。

但是,洋人們一定要修,具體地說,是英國人一定要修鐵路。英國是最早侵入中國的外國勢力,它有繼續(xù)擴張的野心和雄心。帝國政府常常忽視洋人們到中國來的貿(mào)易目的,其實這才是他們最主要的“心思”。當時,除了日本和俄國,英、法、美并沒有占領(lǐng)中國領(lǐng)土的“不自量力的野心”,因為他們“科學”地認為,世界上誰也不可能占領(lǐng)如此龐大的一個帝國,中國不是太平洋中的一個土著人居住的蠻荒小島——他們要的是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在中國開展他們掠奪性的貿(mào)易活動,這是他們向海外發(fā)展的最大動力。修建鐵路,最直接的目的,是鋪設(shè)更迅捷的貿(mào)易通道。英國人要在中國干的事,帝國政府已經(jīng)無法阻止,這就是十九世紀末中國的現(xiàn)狀。廣州鐵路修建計劃流產(chǎn)不到一年,上海的吳淞鐵路通車了。英國人在給帝國政府的報告中只是說修路,修的是鐵路根本沒提。當火車終于轟隆隆地在帝國的土地上震動起來時,惱怒的帝國政府對英方開始了嚴肅交涉。雙方的官員不斷地打嘴仗,英國人利用這段時間讓鐵路徹底完工了。吳淞鐵路全線開通之日,鐵路公司舉行了盛大的慶祝酒會,當然參加的都是英國人。

這是中國人第一次看見真正的火車。

但是,即使是南方的中國人,臉上的喜色也沒停留多久,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土地因為鐵路的修建受到了侵害,于是鐵路公司成為攻擊目標。

帝國的農(nóng)民要求洋人賠償?shù)脑蚴牵鸿F路的修建破壞了他們的祖墳和風水。

祖墳問題,洋人有點耳聞;風水是什么,洋人就不明白了。

沒過兩個月,火車壓死了一個中國人。史料記載當時的情景是:這個中國人面向鐵路行走,火車鳴笛開來,他走下鐵路避讓。但是,等火車行駛到跟前時,他又重新走入軌道。

中國人立即意識到時機到了。

農(nóng)民們?nèi)浩鸸ブ蹏墓賳T們這一次也不客氣了。上海道馮俊光正因為英國人在修建鐵路的事情上戲弄了他而心存仇恨,他終于等到了發(fā)泄的時機——官方認可的示威開始了。英國人注意到,示威的中國人中有不少清軍士兵。英國人在反復解釋“這是正常事故”無效后,被迫停止了鐵路的運營。

大清帝國政府立即提出將鐵路“收回自辦”。

事后,國人議論紛紜:有的說被火車撞死的那個人太遲鈍,大概他就是想死了;有的說是官府衙門收買了這個人故意送死,為的是給英方施加壓力。不管怎么說,李鴻章的話很有趣:“雖是無聊之極思,實亦兩全之妙法。”

帝國政府花了二十八萬五千兩白銀,把這條英國人剛剛建好的鐵路買回來。

然后,把它拆了。

這之后,在洋人們固執(zhí)的請求下,加上帝國洋務派官員的努力,中國開始正式修建鐵路。一八八一年,帝國政府允許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投入使用,這是一條長十五公里的煤礦鐵路,從唐山煤井開到胥各莊。這條鐵路有軌道有車廂,但是

沒有機車,由馬拉著車廂在鐵軌上行駛。這一年的六月九日,是蒸汽機發(fā)明人喬治·史蒂芬斯百歲誕辰紀念日,洋務派官員趁機上奏朝廷,論及蒸汽機車的偉大,帝國政府終于引進了一臺機車,命名為“中國洛克”號,中國人自辦的鐵路上第一次行駛了蒸汽機車。

機車剛行駛幾天,朝廷突然命令停止,原因又與祖墳有關(guān)。有大臣上奏說,火車運行引起的震動驚擾了皇陵,使皇祖在地下不得安眠。后經(jīng)過洋人和洋務派官員的反復解釋,朝廷才勉強允許機車繼續(xù)運行。

一八八八年,大沽至天津的鐵路通車。

至甲午時,中國土地上的鐵路里程約六百余里。

這六百余里的鐵路,每一里的修建都伴隨著農(nóng)民們的激烈反抗。

而洋人帶進中國的電報和電話所需要的電線,與鐵路一樣,也遭到了帝國農(nóng)民們關(guān)于祖先和風水問題的困擾。一八七九年,出于軍事上的考慮,帝國在天津至大沽、煙臺之間架設(shè)電報線路。一八八一年,天津至上海間的電報線開通。電報的開通令中國人關(guān)于“距離”的概念為之一變:就在電報線開通的第二年,北京順天府考試錄取結(jié)果經(jīng)電報傳至上海,在科舉考試之后的二十四小時內(nèi),錄取名單就出現(xiàn)在了上海的報紙上,這讓中國人感到生活真的是變了。一八八三年,天津至北京的電報線開通。從此,緊急軍情、朝廷圣旨、官方通報以及重要商情,都可以通過電報傳送。但是,架設(shè)電報線,就需要埋設(shè)電線桿,帝國的農(nóng)民們堅決反對把這樣的桿子埋在自己的地頭上,說是洋人破壞了他們的風水。為此,當?shù)毓賳T給朝廷上了個奏折:

據(jù)鄉(xiāng)民聯(lián)絡(luò)呈稱,外國人擅立木柱后,近日百姓竟有無故暴死者,眾情洶洶,稟求照會外國領(lǐng)事,飭令該外國商人償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