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帶著時代烙印出生(1)

鄧文迪:女人明白要趁早 作者:張呂清 趙光耀


鄧家有女初長成

1968年12月5日,對于平常人來說,僅是一個平常的日子,對于山東濟南市的一戶鄧姓人家來說,卻有著非常不平凡的意義。

因為,鄧家媳婦生了一個女娃,全家人都沉浸在喜得千金的興奮中,只是他們當時并不曉得,那個女娃后來被全世界熟知,給他們家?guī)砹藷o可比擬的輝煌。

她便是鄧文迪,世界傳媒大亨的第三任妻子,奉婚14年,有兩個混血女兒,流連于西方上層社會,結交世界權貴名流,過著常人無法想象的頂級富豪生活,經(jīng)常往來于北京和紐約之間。

紐約,一座世界級大都會,直接影響著全球經(jīng)濟、金融、媒體、政治、教育、娛樂與時尚界,也是聯(lián)合國總部所在地。

而在1968年,中國老百姓只能在某些報刊國際新聞版面的角落里,偶爾看到這個地名,對于它的繁華程度與國際影響力,毫無概念和認知。就是這樣一座城市,在鄧文迪的人生中留下了一段最難忘卻的歲月。

從中國走到紐約,從國內(nèi)走向國際,這種勇氣和能力不是人人都有的,還需要一個恰當?shù)臋C遇作為橋梁。碰巧能力和機遇,她都擁有!這不僅照亮了她的光明前途,而且是一路的花香。

遙想當年,在鄧文迪出生的半個月后,也就是1968年12月22日,毛澤東主席做出重要指示:知識青年到農(nóng)村去,接受貧下中農(nóng)的再教育。中國掀起知青下鄉(xiāng)狂潮,數(shù)以百萬計的青年離開城市扎根農(nóng)村。

而就在這一年,遠在大洋彼岸的默多克,正處心積慮地收購倫敦《世界新聞》,一個忙于事業(yè)的成功商人,肯定不會預料未來的第三任妻子會來自中國,并且已然降生。襁褓中的鄧文迪連世界的樣子還沒看清楚,她的家人更不會把跨國婚姻這種天方夜譚與自家女兒聯(lián)想在一起。

那時,中國和美國,“默”家和鄧家,就像兩條還未相交的平行線,運行在各自的軌道上。

鄧文迪的一切造化和機遇,都始于中國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她是那個年代千千萬萬的受益者之一。

所以,每次談起祖國,她總是那么深情,為祖國,她總是盡心盡力,毫不吝嗇。汶川大地震時,她第一時間以個人名義捐出巨款,多次偕同其他國際名人關注災情,為災區(qū)捐款。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