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青年團&青年軍(1)

蔣介石父子1949危機檔案 作者:王豐


抗戰(zhàn)前,軍統(tǒng)局戴笠提出了“秉承領袖意旨,體念領袖苦心”“團體即家庭,同志如手足”“需要即是真理,行動即是理論”等響亮的口號,成為爾后軍統(tǒng)人員對蔣介石個人崇拜的名句。戴笠同蔣介石的關系只不過是校長(黃埔軍官學校)和學生(黃埔第六期)的關系,所以有必要喊出這些肉麻兮兮的口號。蔣經國是蔣介石的骨肉,沒有必要搞得如此露骨,自有他的一套討蔣介石歡心的說辭和做法。

蔣經國自幼父母仳離,及長又遠赴異國,誠所謂“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飽經憂患的他因而十分珍惜和父親之間的親情關系。一方面極力希望討好蔣介石,成其孝道;另一方面,他也希望能近水樓臺先得月,滿足個人的權力欲望,有機會也不免表功,吸引父親關愛之目光。此乃人之常情,不足為怪。

話說1943年3月,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重慶舉行。會議中,蔣經國提議擴大干部訓練班,成立青年干部訓練學校,大量培養(yǎng)青年領袖。在蔣介石的支持下,大會通過這項提議。7月10日,蔣經國被任為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干部學校教育長,而團長蔣介石則兼任校長,此后,即往來于贛州、重慶之間。

所以,10月16日,蔣經國在致父親家信中感慨地做了一番開場白:“兒自奉命主政贛南,現已四年有半,在此期間一本大人意志,從事各項工作,在工作中總求盡力實行大人之意志,抱埋頭苦干之決心,凡此一切皆出兒之本心誠意?!?/p>

接著說:“奉命之初,大人在南昌,曾以不說別人壞話,不利用特殊經費做事相訓勉,數年以來均秉此訓,外間不察,嘗謂兒在贛南各項經費均由大人撥給。在過去四年中,兒始終抱刻苦精神,整理地方財政。贛縣一縣之每年收入,由一百三十萬圓(民國三十年)增加至二千八百萬圓(本年),而人民負擔則反而減輕,徹底肅清貪污,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應用則用,應省則省,此乃兒理財之原則。就處世而言,一切皆反求諸己,從不道別人半句壞話,致違大人訓誡,縱有不滿意處,亦僅在工作中求得安慰。

“數年來各項工作計劃皆得如期完成,上級政府曾記大功六次,嘉獎三次。兒從不因此而自滿自大,但亦可告慰于大人者。一,江西環(huán)境向稱惡劣,四年半來兒立身其中,未受其影響,始終保存清白人格,且在惡劣、腐化環(huán)境中,自己求好向上之心,以及斗爭之意志,益加堅強,此可告慰于大人者二。”

由于在贛南的工作即將告一段落,蔣經國對權力展現之強烈企圖心更是躍然紙上,說:“就兒之志愿而論,對行政工作極感興趣?,F既奉命主辦中央干部學校,自當本以往精神,努力工作,將來難于處理者,諒必是人事問題,兒明知其難,但仍愿任勞任怨,為黨國培養(yǎng)革命新干部。大人之所以命兒主持干校者,其用意兒亦極明了,故不問一切,當盡力完成使命,謙虛誠懇,有恒實在,兒在工作中,時以此四點而自勉,對未來事業(yè),亦決以此種精神繼續(xù)奮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