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無上光榮》 軍人守土有責(1)

無上光榮 作者:張正隆


竇聯(lián)芳有些氣急敗壞,這工夫倒也能拿出軍事負責人的派頭:“我說不能打就不能打。只要不打,將來責任由我負。”謝珂聽了后火大了:“軍人守土有責,這是大家的決定,你負不了這個責任?!?/p>

位于嫩江中游、松嫩平原西部的齊齊哈爾,就人口和建筑而言,這座當年的黑龍江省城,比今天的任何一座縣城都差遠了,當年卻是十分了得。據(jù)王延華《齊齊哈爾移民史》載,民國二十年(1931年),這座南腔北調(diào)的移民城市,已有工商業(yè)1864戶,有名商店215戶,瑞慶和、洪昌盛等商號在全國也小有名氣,出現(xiàn)了以制粉、制油、制酒為主的三大民族工商業(yè),生產(chǎn)的面粉遠銷到國外。人口亦從民國元年(1912年)的28,661人,增至民國20年(1931年)的62,042人,不僅是黑龍江省省會,也是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交通樞紐,還是一座軍事重鎮(zhèn)。

齊齊哈爾是達斡爾語,意為“陡崗牧圈”,也可引申為“天然牧場”。300多年前達斡爾族遵朝廷之命,從黑龍江流域遷徙到嫩江兩岸,捕魚、打獵、種地、蓋房,建村屯400多個,其中江西的齊齊哈爾屯是最出名的,清初朝廷就在此設總管了。1691年,黑龍江將軍薩布素提出應在齊齊哈爾筑城,并轉(zhuǎn)達了總管瑪布岱請求擇地筑城聚居的報告,康熙帝同意了,讓在嫩江東岸卜奎驛站建城。卜奎也稱卜魁,人名,清代達斡爾族頭領之一,曾任索倫總管。朝廷在此建了一個驛站,以卜魁的名字命名,就是卜奎驛站。于是以達斡爾族為主,建了一座周圍十里的木城,木城墻高一丈八,后來失火被毀,光緒十三年(1887年)改建磚城。由于建城與齊齊哈爾屯有關,所以齊齊哈爾也叫卜奎。歷代百姓傳說,原在江西齊齊哈爾屯建城,卜奎這疙瘩風大,把城刮到卜奎了,故有“風刮卜奎”、“風從卜奎來”之說。

東北抗戰(zhàn),中國抗戰(zhàn),也是“風從卜奎來”。

而眼下,是風從沈陽來,從洮南來——血雨腥風。

9月19日上午,黑龍江省政府和東北邊防軍駐省副司令公署(簡稱“軍署”)接到沈陽、北平電報,得知沈陽發(fā)生事變,當然還有“不抵抗”。

從遼寧、吉林過來的人,今天說日本人占了多少城市,明天說又讓出了多少地方。黑龍江這不是也快了嗎?接著又傳說張海鵬當了賣國賊,幫狗吃食,要來齊齊哈爾了。各種消息就像滿街飄零的樹葉,再隨著人群迅速向周邊城市飛散開去。

黑龍江軍政一把手萬福麟,從北平發(fā)來的電報,自然是發(fā)給誰誰才能看的?,F(xiàn)在沒這規(guī)矩、講究了,就在省府大樓里一般職員中傳來傳去,誰都能看。

亂上添亂的是,9月24日省教育廳宣布學校放假20天,學生返回原籍。一些沉得住氣的人,這下子也撐不住了。有道是“小難進城,大難下鄉(xiāng)”,日本人要來了,這是大難,天下大亂。東北人管逃難叫“跑反”、“跑屁頭”,省城“跑反”、“跑屁頭”的人絡繹于途,大都奔去“東荒”,即齊齊哈爾東部的克山、拜泉、泰安、海倫等地。

有人說得知事變消息,軍署參謀長謝珂即召開軍政聯(lián)席會議。謝珂在回憶錄中說,是10月15日省政府開會。無論何時開會,也無論在此期間開了多少次會,在九一八事變后決定黑龍江走向的風雨飄搖的一個月間,謝珂是舉足輕重的決定性人物。

應該是教育廳下令學校放假前后,東北邊防軍副總司令、黑龍江省主席萬福麟,從北平來電:“黑省軍事暫由警務處處長竇聯(lián)芳負責照料,參謀長謝珂副之。”竇聯(lián)芳臨危接任,恐懼萬分。束手無策,而萬國賓更無主權之韜略。

大敵當前,當家人萬福麟遠在北平,黑龍江群龍無首,任命一臨時軍事負責人是必需的。結果卻是比群龍無首更糟糕、更可怕。10月15日軍署決定抵抗,竇聯(lián)芳和萬國賓這對“龍首”,還有市公安局長梁橫,當晚就腳底抹油跑去哈爾濱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