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庸”出世(5)

金庸傳(修訂版) 作者:傅國涌


1997 年9 月30 日,百劍堂主因心臟病猝發(fā)在香港去世,1987 年移居澳大利亞的梁羽生在萬里之外寄詩哀悼,刊登在他們當年共寫《三劍樓隨筆》的《大公報》“大公園”副刊:

三劍樓足證平生,亦狂亦俠真名士。

卌年事何堪回首,能哭能歌邁俗流。

五、告別《大公報》

金庸從《新晚報》調(diào)回《大公報》,不再做國際電訊翻譯,而是做“大公園”副刊編輯(梁羽生接替他編“下午茶座”),以“姚嘉衣”等筆名發(fā)表影評。當年給“大公園”投稿的子禎回憶:“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原來當時主編‘大公園’的,是影評高手‘姚嘉衣’,也即是后來鼎鼎有名的武俠小說家金庸。我當時只知道他的名字叫查良鏞。我跟查先生見過面,他叫我多寫些有關(guān)影劇的短評給‘大公園’?!?/p>

1947 年出生的《大公報》子弟高潔(父親是金庸在《大公報》的同事高學(xué)逵,主編娛樂版)回憶起“上??谝舻牟榱肩O叔叔——金庸”和“廣西口音的陳文統(tǒng)叔叔——梁羽生”:

小學(xué)三四年級,揣了薄薄的勸捐簿,為旺角勞工子弟學(xué)?;I款。二位大俠統(tǒng)統(tǒng)被我這孖辮小女孩打過秋風,掏出一元幾塊來。盡管金大俠聲威煊赫,我還是不避“我的朋友胡適之”之嫌,喊一聲“叔叔”。腦海中他一定比我父親年輕,皆因喊他“小查”?!?/p>

五樓設(shè)有小賣部,餓了,可以來一杯熱奶茶,吃件牛油多士。我妹妹最愛吃櫻桃紅果凍,淋上煉奶,香甜無比。查叔叔走過,逗她:“媽咪請吃啫喱呀!”1

從1947 年起,金庸在《大公報》(包括《新晚報》)前后度過了十年, 從上海到香港,從電訊翻譯到副刊編輯,幾乎跨越了整個青春時代。他在這里開始武俠小說創(chuàng)作生涯,《大公報》給他提供了一個舞臺,他一生事業(yè)的根基都在這里奠定。提攜、教導(dǎo)過他的幾位《大公報》前輩楊歷樵、胡政之、許君遠,令他一生懷念。每次說起《大公報》,他總帶著許多感慨——

當時在中國它是最有地位(但銷數(shù)不算很多)的報紙,對輿論也很有影響力。我從學(xué)生時代起就很喜歡這樣一份報紙。后來到香港,我也在《大公報》服務(wù)。但后來它改變路線,和過去的傳統(tǒng)完全斷絕。

從金庸后來辦《明報》的價值取向看,他顯然認同胡政之時代《大公報》的文人論政作風。香港《大公報》已不是當年獨立的民間報,而是一張不折不扣的左派報紙,政治色彩越來越濃,生性自由、喜歡獨來獨往的他感到格格不入,工作熱情漸漸消失。

1957 年夏天起,內(nèi)地形勢驟變,反右運動呼嘯而來,千千萬萬知識分子落入“陽謀”陷阱,并波及香港,《大公報》的言論尺度也跟著內(nèi)地局勢的變化而變化,思想控制明顯比過去加強,報館的氣氛和金庸的個性越來越不合拍。

當年冬天,“大躍進”波瀾初起,在《大公報》版面上就有體現(xiàn)。12 月3 日,頭條大字標題報道,在十年至十五年內(nèi)主要工業(yè)生產(chǎn)力超過英國。12 月18 日報道,根據(jù)近年增產(chǎn)速度,我國煤、鋼產(chǎn)量十五年內(nèi)定超英國。同時報道,“全國六十五縣市糧食增產(chǎn)指標提前十年到達”。金庸覺得《大公報》老講假話,畝產(chǎn)多少萬斤都是假的,他到廣東看過。

10 月5 日,《新晚報》七周年報慶時,金庸發(fā)表《談批評武俠小說的標準》,就引用了偉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的話,“現(xiàn)實主義除了細節(jié)的真實之外,還要正確地表現(xiàn)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性格”。他受當時內(nèi)地意識形態(tài)影響頗深,對那套流行話語并不陌生。他說:

我在《大公報》前后十年,馬列主義的書也看了很多,也花了很多時間去研究。我屬于工作上有些成績的人,開小組會討論時,我是組長。但我覺得他們的管理方式與我格格不入。

我們只能從他簡單的話中體會他當年的心境,“我離開左派報紙,是因為那里不能發(fā)表反對當時‘大躍進’錯誤路線的意見,這實在太違反我作為新聞工作者的本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