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素女經(jīng)》
談及《素女經(jīng)》,不得不提的就是此前在香港出版的《不二》,對普通大眾而言,兩本書都被冠之以“黃”與“色”,馮唐說,對于正常人類,從《不二》里只能看到色情,“有慧根的人細細讀了,或許能了悟,遠離包括貪、嗔、癡等男女糾纏和顛倒夢想?!倍端嘏?jīng)》更世俗,更接地氣,寫的就是身邊的清華理科男的故事,他說:“盡管無數(shù)人寫了無數(shù)小說,關(guān)于愛情、奸情、婚姻、婚變,但是似乎這些表象之上和之下,還是有大坨的人性沒被挖掘出來,于是,就有了這本《素女經(jīng)》。”他希望通過此書,深挖人性,診斷問題,解決問題,希望讀者不要停留在所謂肉體問題的層面上,看到精神層面的問題,“我寫的不是性,是人性,不是黃書,是純文學(xué)”。此書中,馮唐也穿插了一點形而上的描述,涉及地球之外的時空,因而從廣義上而言,馮唐認為,此書也是他的第一個科幻小說。
寫這本書,馮唐是用了兩個春節(jié)年假在美國完成的,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吃老爸做的飯,聽老媽罵街,每天寫1000字到8000字不等,不下雨就每天去附近的LAKE CHABOT跑5公里,幾乎天天跑步,很上癮,覺得每一次戰(zhàn)勝自己,有種微微受虐的快感,這種快感,他在《素女經(jīng)》寫到三分之二的時候,真心體會到了,知道其沒有巨大的不可克服的困難。下雨時,他就在屋子里做俯臥撐和平板挺身,以這些運動,對抗因?qū)懽鲙淼募绫程弁?。寫完之后,他便可以短暫的玩耍,然后繼續(xù)完成答應(yīng)老天的其他長篇。
三、身份
眾所周知,在作家這個身份之外,北京人馮唐曾以“張海鵬”這個原名擔(dān)任過麥肯錫全球合伙人,擔(dān)任過華潤醫(yī)療集團有限公司CEO負責(zé)該集團對國內(nèi)外醫(yī)院的收購。談及兩個身份之間的轉(zhuǎn)換與價值感,馮唐表示,當(dāng)作家所帶來的成就感,相對間接一些,盡管他此前推出的“北京三部曲”以及各種隨筆雜文如《三十六大》、《活著活著就老了》等以每年幾十萬本甚至上百萬本的銷量增長,但他覺得,“不知道這些書到了哪里,也不知道誰讀了,讀完之后有什么體會和收獲,還是完全讀歪了。這就像水從山頭澆下去,但我不知道它去了哪里。我的本心的確是想自渡和渡人的,應(yīng)該有些人是受到了幫助,就像我們做醫(yī)療的人常說的,你不見得永遠治愈,但永遠要給予安慰,我相信我的文學(xué)的慰藉能力是有的。相比而言,做職業(yè)經(jīng)理人,這種成就感可能會更直接一些,只影響周圍一撮人,最多是你帶的幾千人,他們因為你的決策而變得更開心,日子更好過一些……可以說,做職業(yè)經(jīng)理人所帶來的成就感,你基本上是能夠直接感受到的。但是我寫的書呢,相對影響的時間可能會更長一些,更發(fā)散一些。”
馮唐坦言,這幾年得益于各種社交媒體,他的確收獲了大量的名氣。他笑言,說句“不要臉”的話,“社交媒體讓真的好東西掩蓋不住的,因為口耳相傳,影響力是幾何級上升的。讀者的信息來源不僅僅來自央視或者廣播,可能周邊的自己認為的有獨立判斷力的人說的東西更可信一些,正是這樣,馮唐因為口耳相傳的原因而廣為人知?!贝饲?,馮唐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小眾作家,結(jié)果有人經(jīng)常轉(zhuǎn)發(fā)他十年前寫的東西,讓他意識到自己慢慢地被更多的人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