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富人不但不惱恨雨天,而且珍惜著雨天,這與窮人珍惜晴天,而惱恨著雨天,有著相等的程度。因為坐汽車的老板,平日招搖過市,瞧見了路上的行人車馬,總要生出閑氣,說是這些家伙,阻礙了他汽車的速程,恨不得辟取坦道,與紐約、倫敦一樣的專駛 Motor Car。一到雨天,窮小子們既都“杜門不出”,馬路上自然清靜了不少,而老板的汽車,也比平時開得更快,則晚上只要趕得著宵禁以前,多跳幾回舞也不妨,多打幾圈牌也不妨,多接幾個吻也不妨!換句話說:平時汽車傷人,多少要擔(dān)憂賠償窮命,而雨后人少,則開足五十哩飛車,又怕會鬧什么岔子!
至于窮人則相反:汽車飛過,一陣煙里,泛起了馬路上的積水與泥漿,濺及人行道上的過客的衣履。衣履洗滌的費用,當(dāng)然不比坐黃包車的代價稍廉,而其所以“以步當(dāng)車”者,一定有著他“不得不爾”的苦衷,現(xiàn)在事實上被富人間接地壓迫,損失了損失不起的金錢,那還不銜恨雨天?還不銜恨汽車?還不銜恨富人?僥幸富人的肉身,與窮人一樣,只生了一個肥臀,不能同時坐兩輛汽車,不然,“雨與人之間”的惡感,還要沉陷到極度悲慘的運命中去。然而坐汽車的老板,何曾知道這路上行人的憤怒!
“富人沒有雨天!”我說??v然要找出雨天,那該是他們陪客賞花的時候?;ㄔ谟曛校瑝蚨嗝春每?,管他明天凋謝!因為富人的花園,正與避暑別墅同樣消費,只是一種虛榮的表現(xiàn),他們金迷紙醉的興致最濃,怎有閑情去那里小坐?而即使偶然陪客賞花之際,又怎知他們的仆從,正淋在雨中剪裁花木,增損盆景,潑糞除蟲!
“雨是貧人的仇敵!”我敢說。至少雨不會給利益與上海的貧人(當(dāng)然不包括農(nóng)事在內(nèi)),最明顯的,當(dāng)交通車輛不幸發(fā)生罷工之時,你想,從徐家匯去華鎮(zhèn)以及更遠(yuǎn)的地方,每晨八九時必需走到租界來上工進(jìn)寫字間的薪水階級,將感到如何的苦痛!而且時間也不足夠允許你走那么長的路程!這糟糕的遭遇,又何次于鶉衣百結(jié)的難民,幕天席地在寒風(fēng)冷雨之中!
諸位如果對于我上面文章感到黯然,我立刻告訴諸位在上海也有雨之快感。譬如站在愛多亞路和平女神座下看雨,煙水迷茫,接天一色,而黃浦江中兵艦上裊起淡黑的輕煙,特別消沉得快,煙過處,浮出隱約的顏色旗,濕得鮮明,也飛得沉重。對江浦東的棧房屋舍,全被白茫茫的云絮吞滅,一點痕跡都沒有;而商船上的汽笛,卻很雄壯地時散時斂。法國公園的雨,也好看得很,尤其在這夏令,荷花盛開,繞池靜坐,則有一兩聲蛙鼓,一兩聲鳴蟬,與荷葉上碎珠亂滴的情調(diào),正相諧協(xié)。你假如懂得吟詠,還會在唇邊口角,唱出極流利的天外飛來的詩句。樹上綠煙,云中紅瓦,自是詩中資料,只要看你如何取用而已。至于觀賞夜雨,最鬧在日升樓的紅綠燈光里,最悄在霞飛路的長街中。前者是人聲車聲,樓臺歌舞,都織在顏色雨簾里,幻成五花八門的魔術(shù)世界;后者是一字兒的繁明燈火,從近到遠(yuǎn),漸遠(yuǎn)漸小,也漸遠(yuǎn)漸高,筆挺地沿著整直的路面,好像一串珍珠,橫架半空,經(jīng)雨浸透,發(fā)出水花,閃爍通明,真凄艷得像孤舟之嫠婦。
不信時,請諸位自己去體驗一下看。
——《上海生活》193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