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1月16日,袁世凱與多名大臣聯(lián)名上奏,稱皇帝應該宣布遜位以“俯鑒大勢,以順民心”,在此之前,他曾多次覲見,勸說隆裕同意溥儀退位。事實上,袁世凱的“勸說”雖然非??蜌?、恭卑,卻大有威脅之意。呼吁清廷遜位的奏章在紫禁城內(nèi)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遭到了清室貴族的聯(lián)合抵制。后來,革命黨人在北京暗殺袁世凱未遂,這些貴族們看到形勢變得如此緊張,如果清帝遜位,自己的貴族身份還能保住,如果堅持抵抗,說不定就會死在革命黨或者袁世凱的手里。
經(jīng)過袁世凱的一番努力,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代溥儀頒布退位詔書,結束了統(tǒng)治中國二百六十七年的大清王朝。
在遭到暗殺之后,袁世凱似乎也感到了革命黨的恐怖,于是他對外宣布支持共和,這樣,南北之間最大的矛盾得以化解。清帝遜位后,為了履行諾言,1912年2月15日,孫中山宣布辭職,袁世凱得以擔任中華民國第一任正式大總統(tǒng)。
袁世凱當選大總統(tǒng),并非完全靠投機革命。從當時的歷史情況來看,袁世凱原本已經(jīng)籌措進行君主立憲的改革,以袁世凱的判斷,中國的國情更適合走君主立憲的道路,令他沒想到的是,主張民主共和的革命黨動作迅速,趕在了他的前面。
另一邊,孫中山后來也意識到民主共和對中國來說有點操之過急。武昌起義后不久,財政經(jīng)費的問題就來了,以革命黨的實力,他們根本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只能倚仗袁世凱,這也是后來革命黨內(nèi)部不少人倒向袁世凱的原因。經(jīng)過這次革命軍起義,孫文覺得要想讓中國走向真正的共和,還需要經(jīng)過一個漫長的過程。為了實現(xiàn)民主共和而同室操戈是孫中山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他決定利用袁世凱“推翻二百六十年貴族專制之滿洲,則賢用兵十萬……故今日可先成一圓滿之段落”。在他看來,以大總統(tǒng)之位“利誘”袁世凱,不動一兵一卒便使大清王朝覆滅,已經(jīng)是一件功德圓滿的事,至于民主共和,則需要“聽國民之自然進化也”。
在某種程度上,袁世凱和孫中山的意見是一樣的,他們都認為剛剛走出君主專制的中國不適合馬上實行民主共和——不光政治階層沒有作好準備,國民也尚未具備民主共和的素質(zhì)。和孫中山料想的一樣,袁世凱登上大總統(tǒng)之位之后,果然進行了復辟帝制的嘗試,而袁的最終失敗則向世人證明,國人已經(jīng)慢慢接受了民主共和,歷史的車輪無法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