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3)

秘密:諾獎得主的布衣與光環(huán) 作者:【美】大衛(wèi)·普萊特


每年諾貝爾委員會都會發(fā)出幾百份邀請選擇符合資格的提名人。這些提名人包括業(yè)內(nèi)知名教授、前諾獎得主和諾貝爾委員會成員。和平獎的提名人包括挪威議會議員、各國議會主要成員和國際法庭大法官。文學獎的提名人包括瑞典文學院成員、各國類似機構(gòu)成員以及各國作家協(xié)會主席。提名人不可提名自己獲獎。提名在每年的2月1日截止。現(xiàn)在每個獎項一般都會提名二三百人,委員會從中挑選出一個最終候選人名單,然后再從最終候選人名單中選擇一名至三名獲獎者。提名和委員會討論全程保密,評選檔案50年后才能解密。獲獎者名單在10月上旬公布。每年12月10日的諾貝爾忌辰日為頒獎日。頒獎儀式盛況空前,莊嚴華貴,并有王室成員出席。除和平獎頒獎儀式在奧斯陸舉行之外,其他獎項的頒獎儀式在斯德哥爾摩舉行。

在12月10日的頒獎晚宴上,每位獲獎者都要發(fā)表一段簡短的獲獎感言,如果獎項由多人共同獲得,其中一位獲獎者也要致辭。在斯德哥爾摩,晚宴在可容納1300位賓客的市政廳舉行,晚宴的邀請函炙手可熱。根據(jù)諾貝爾基金會的規(guī)定:

獲獎者有時會邀請前妻和現(xiàn)任妻子陪同自己一起赴宴。這種情況一旦發(fā)生,為了家庭和睦起見,諾貝爾基金會會按照規(guī)定讓這些女士分開就座,以避免眼神上的交流。

在1979年的諾獎頒獎儀式上,物理學獎得主阿卜杜勒·薩拉姆偕兩位妻子一同赴宴,帶來了一些禮儀上的麻煩。

按照規(guī)定,在頒獎儀式之前或之后的幾天,每位獲獎者都要發(fā)表一篇主題演講。這項盛事給處于黑暗寒冬的奧斯陸和斯德哥爾摩居民帶來了為期一周的狂歡。12月13日露西亞節(jié)當天,一位頭戴明亮蠟燭王冠的少女(后面會跟著一個攜帶濕毛巾的助手,以防意外發(fā)生),帶領著唱頌歌的少女們把獲獎者從睡夢中喚醒。許多獲獎者都說,獲獎的體驗就像生活在童話里。

在過去的144年里,諾貝爾獎共授予了889位個人,還有25個組織獲得了和平獎。4人曾兩度獲得諾獎:瑪麗·居里[8]和萊納斯·鮑林[9]、弗雷德里克·桑格[10]以及約翰·巴丁[11]。和平獎曾3次被授予紅十字會,兩次被授予聯(lián)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

[8] 瑪麗·居里(Marie Curie):1903年物理學獎和1911年化學獎。

[9] 萊納斯·鮑林(Linus Pauling):1953年化學獎和1962年和平獎。

[10] 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1958年和1980年化學獎。

[11] 約翰·巴丁(John Bardeen):1956年和1972年物理學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