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最好的歲月有最亮的光(1)

只要在路上,就該心存夢想 作者:貓爪君


排練推進到后期時,演員們開始按場次逐一走戲。這個階段極為關(guān)鍵,很多危及演出效果的重大失誤都有可能在此時埋下種子,而那些錦上添花的小動作小創(chuàng)意,也會在演員的重復試演中迸發(fā)出來。

彥如姐心細嚴謹,尤為看重演員在進入人物時的細節(jié),凹造型時候的力度和角度,進場下場的節(jié)奏,特別是如何讓舞臺呈現(xiàn)出舒服的空間感,這些都需要反復打磨。為了更直觀地找到最優(yōu)表現(xiàn)方式,讓演員更自然地投入,排練時就需要輔以一些道具。

問題來了。除了那些歷經(jīng)風波的方墩和聯(lián)片,劇社并沒有準備其他道具。到底是沒經(jīng)過大風浪,我們幾個立刻感覺莫大的危機降臨,急得恍惚如不省人事。這時宋哥一個個地敲我們的頭,大聲斥責我們死腦筋,說道具還用得著準備嗎?辦公室里這么多東西,隨便拿??!

我們還在想辦公室里能有什么東西可用,轉(zhuǎn)天就發(fā)現(xiàn)三個廢紙簍、五個塑料袋及一個飯盒不翼而飛。

之后隔三差五,演員們總會穿一身黑衣,手里提著報紙卷,自帶《上海灘》背景音樂,一路橫進辦公室。領頭的端六兒側(cè)臉一點頭,燒殺擄掠的戲碼就開始了,能拿走的都拿走了,最后就差搶暢暢去做人型道具。那氣氛尤為驚悚,其他部門的同事都看得一愣一愣的,不知道我們是在拍一部黑幫戲,還是真把黑幫給放進來了。

盡管劇社的工作氛圍一直這般沒正六兒,好像我們每天玩玩笑笑就把劇給排了。其實呢,這長達一個半月的排練沒有一天風平浪靜,排練之艱辛唯有親自參與過才能切身體會。

演員們一半都是剛剛畢業(yè)的熱血青年,朝氣蓬勃,對戲劇也帶著巨大的熱情,但在學校排戲排得多了,多少養(yǎng)出了些脾性,表演方式上帶著學生氣。《鮮魚口》講述的是社會底層小人物的生活,怎樣讓演員從自己過去的經(jīng)歷入手,重新梳理自己對生活的看法,然后更生動、更飽滿地投入到角色中,這一點頗為棘手,但也恰恰亟需解決。

所以自正式走戲開始,宋哥和彥如姐就沒少在這方面用心思。糾正演員動作時,總會連帶著把人物當時的心理、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心理都要詳盡地解釋一遍,而不是純粹擺位??杉幢氵@樣,最開始時仍然很難達到預期效果,然后預設好的細排就得往后推,重新拉出戲的大框架,讓演員們在一遍遍的過場中提高對角色的認知,把對生活的深刻感觸沉淀進表演當中。如何安排動作和神態(tài),其實是次要的,最關(guān)鍵的問題在于演員對角色的感覺。這和我之前在學校的戲劇社截然不同。學生劇多半都講究表演表面的東西,也就是呈現(xiàn)出的動作和氛圍,所以在編排時我們總是反復去摳一幕戲或者某個情節(jié),念白應該是低沉的還是高亢的,動作是激進的還是柔軟的。這些打磨固然重要,但更本質(zhì)的生活內(nèi)容,即所謂“戲外之戲”,那時候我們少有涉及。因此一開始宋哥他們執(zhí)著于演員對角色的打磨,我也不大理解,甚至看著看著,突然覺得特別著急。直到真正看到聯(lián)排的那一刻,一切才豁然開朗,答案了然于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