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我正在德國進行城市建筑考察,驚悉:北大山鷹社登山隊在希夏邦馬西峰遭遇雪崩,5名學子遇難?!”贝髱熒⒏鹘缟接?、社會傳媒,在震驚悲慟的同時,也展開討論和反思。爭論焦點集中在遇難隊員的北大學生身份——北大的學生,都是各省份高考中名列前茅的精英,是未來的棟梁之材,還沒有完成學業(yè)就因冒險活動白白搭上生命,對得起國家的培養(yǎng)嗎?為了表現自我,不顧危險去登山而最終遇難,空留悲痛給自己的親人,對得起父母嗎?
青年人不應該冒無謂的危險,不應該選擇專業(yè)性很強的高山攀登——網上幾乎一邊倒的反對聲,反對聲甚至演變成聲討。社會負面輿論給北大和山鷹社帶來強大壓力。不僅“大學生登雪山”這一行為遭受重重質疑,山鷹社這個組織的存在也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
身在德國的我夜不能寐,凌晨1點鐘在論壇上發(fā)出帖子《北大山鷹精神永存》:北大學子組織攀登雪山的活動,是個人行為,但作為一個團體,又不可避免地代表一種精神。身為北大學生,也就不可避免地代表了北大的某種精神。問題是,代表了北大的什么精神?
1953年,新西蘭養(yǎng)蜂人希拉里和他的夏爾巴同伴丹增·諾爾蓋從南坡登上珠峰頂峰,即刻引起世界性歡騰和英聯邦一系列的盛大慶?;顒?。這次攀登終于實現了人類登頂世界最高峰的夙愿,體現了人類挑戰(zhàn)極限的決心,體現了一種不滿現狀,超越自我的崇高精神!由于當時世界正處于冷戰(zhàn)期,首次登頂珠峰由西方陣營國家來完成,不可避免地被賦予了政治含義,也給當時剛登基的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送了份厚禮!
人類是由民族構成的,珠峰由哪個民族首登,還有民族自尊、民族精神的意義。當時的報道說希拉里是英國人,現在則公認他是新西蘭人。有意思的是,同希拉里一起登頂的夏爾巴人丹增·諾爾蓋的身份也引起爭議,尼泊爾、印度同時宣稱他是本國公民。民族精神、國家榮譽是和極限運動密不可分的。10年之后,中國登山隊的勇士從北坡首登珠峰成功,全國歡騰。
到2002年,從北坡、南坡登頂珠峰的已經達1100人次,對于一些國家和民族,攀登雪山只是一項極限運動而已,但對許多國家和民族卻還不僅如此。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居住在雪域的藏族運動員,代表著中華民族登山運動的最高水平,有三名藏族登山家已經登上了14座8000米以上高峰中的10座,并正在向余下的三座沖擊!相比之下,占中華民族人口總數95%的漢族登山水平卻同其龐大的人口數量極不相稱。在希夏邦馬山難發(fā)生的2002年之前,僅有10人登頂珠峰的記錄,其中大陸5人,臺灣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