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書法(續(xù))

歷史如此年輕 作者:田東江


?

6月30日凌晨,啟功先生在北京逝世了。先生乃書法大家是人所共知的,“啟體”的說法早已不脛而走。人們評論他的作品不僅是書家之書,更是學(xué)者之書;甚至認為,他是書畫界最后的“大家”。但有人看到的只是啟功書法的升值潛力一面,認為進行投資肯定會有回報。

對字畫的慕名以求,古人已樂此不疲,但似乎尚沒有投資的概念。王羲之的《蘭亭序》,被書法界譽為“天下第一行書”,也因此,從唐朝起他就被稱為書圣。當時的李嗣真這么說的:“右軍正體……可謂書之圣也。若草行雜體……可謂草之圣。其飛白也……可謂飛白之仙也?!薄对坡绰n》引唐人野史云,唐太宗還是秦王的時候,就老是琢磨著把《蘭亭序》真跡弄到手,打聽到在僧辨才那里,曾想下詔強取而為魏徵諫止,便設(shè)了一計:派蕭翼“著紗帽,大袖布衫,往謁辨才”。干什么呢?“誑以愿從師出家”。混熟之后,辨才的戒心淡了,有一天拿出《蘭亭》真跡炫耀,蕭翼假裝不在意,說那不過是摹本。辨才不明就里,還得意地奚落蕭翼:“葉公好龍,見真龍而懾;以子方之,顧不虛也?!币坏┱孥E坐實了,蕭翼也就下手了,終于瞅準時機給偷了去。蕭翼因此被封為“獻書侯”,且“賜宅一區(qū),錢幣有差”;辨才則“賜米千斛,二十萬錢”。

《隋唐嘉話》載,太宗崩,中書令褚遂良奏:“《蘭亭》,先帝所重,不可留。”遂秘之于昭陵,跟太宗共存亡了?!缎挛宕贰仨w傳》云,溫韜在任后梁節(jié)度使時,“唐諸陵在其境內(nèi)者,悉發(fā)掘之(惟乾陵風雨不可發(fā)),取其所藏金寶”。對最堅固的昭陵,“韜從埏道下,見宮室制度宏麗,不異人間,中為正寢,東西廂列石床,床上石函中為鐵匣,悉藏前世圖書,鐘、王筆跡,紙墨如新,韜悉取之,遂傳人間”。但后人考證,寶物之中并沒有《蘭亭序》,因此很可能藏在高宗武后合葬的乾陵里面。據(jù)說,郭沫若生前力主發(fā)掘乾陵,即有一睹《蘭亭序》真跡的動機在內(nèi)。

不管《蘭亭序》在不在乾陵里,武則天同樣喜愛王羲之的書法是見諸記載的?!杜f唐書》云,武則天知道王方慶是王羲之的后人,就向他“訪求右軍遺跡”。王方慶說,他家十代人“從伯祖羲之書”,原來有40多幅,太宗的時候“先臣并已進之”,現(xiàn)在只剩下一卷了。另外,王方慶還將王氏家族“九代三從伯祖晉中書令獻之已下二十八人書”,一并進奉,共十卷。武則天很高興,“御武成殿示群臣”,然后命人臨摹,又將原本還給了王方慶,“當時甚以為榮”。參閱對當今鑒定大家徐邦達先生的訪談,摹本的王方慶《萬歲通天帖》今日仍存。先由溥儀偷出了故宮,解放戰(zhàn)爭時被國民黨東北“剿總”副司令鄭洞國收了去,后來經(jīng)徐先生之手回歸了國有。7月13日出版的《南方人物周刊》說,柴劍虹回憶他在年初到醫(yī)院看望啟功先生的時候,先生就提到文物出版社印《萬歲通天帖》,要超過日本人,還對不能“從床上蹦起來大干一場”遺憾不已。

到了宋高宗,仍然念念不忘“購?fù)跤臆姇ā保_的價碼是“以千金易一字”。這里的“千金”當非虛指,形容價值之大,而是實指。類似唐太宗這種對書法佳作追求的癡迷,很大程度上是占有意識在作祟;但其所追求的作品畢竟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在內(nèi),還有一種人,則是赤裸裸地因人而不因字了。

《郎潛紀聞二筆》載,康熙帝第二次南巡的時候,對江蘇巡撫宋犖印象不錯,“手詔褒美”,宋犖趁機提出請康熙為他的宅第賜字。他以古喻今,說“宋臣范成大蒙孝宗賜石湖二字,后世傳為美談”,然而“孝宗偏安主,我皇上乃堯舜之君,相去霄壤。臣功業(yè)不及成大,遭逢之盛,自謂過之。臣家有別業(yè)在城西陂,乞賜書西陂二字”。這一通馬屁拍得康熙“顏色藹霽”,旁邊的人見了,知道機會就在眼前,“競進求書”。宋犖說我年紀大,“以齒當先賜臣”??滴醮笮?,“走筆書西陂二大字,立時頒賜”。《履園叢話》對此還有一點補充,宋犖說請康熙題字,是不想令范成大的石湖“獨有千古”??滴跫傺b認為這兩個字不太好寫,宋犖順水推舟:正因為請好多書法家都寫不好,才勞圣駕,“倘蒙出自天恩,乃為不朽盛事”?!肚迨犯濉に螤蝹鳌份d,宋犖在江蘇任上的時候,三次趕上康熙南巡。因為宋犖年逾七十,屬于古來稀的一類,康熙還賜過“福”、“壽”二字。

對啟功先生來說,書法只是他眾多專業(yè)中的一個,他的弟子、北師大書法系主任秦永龍教授說他“無意揚名卻以此揚名”。但今后人們熱衷于啟功先生的書法,是基于對作品的摯愛,還是要使之成為謀財?shù)囊粋€工具,值得厘清。

2005年7月22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