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長征路上的“反對派”(3)

開國戰(zhàn)將 作者:吳東峰


事后我們才知道,黃克誠當了會理會議的替罪羊。在那次會議上,毛澤東對林彪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因為林彪曾寫信給毛澤東,要求由彭德懷來指揮紅軍。當時不好點彭德懷的名,只好拿黃克誠來開刀。

黃克誠對自己屢次受批判和撤職處分雖然不能理解,但他并不因此沉默。在雪山、草地的艱苦跋涉中,他仍不斷向上級提意見和建議,有時直接對上級領導提出批評。

到中央俄界會議后,黃克誠便被調(diào)離主力部隊,擔任軍事裁判所所長職務。

有一次,上級讓他審判處理一批掉隊和講怪話的干部戰(zhàn)士。黃克誠堅決不同意,他說,在情況如此艱苦的環(huán)境中,一些同志因體力太差而掉隊,不能認為是叛變逃跑;尤其是那些傷病的同志,更是情有可原。而個別同志偶爾講幾句怪話,發(fā)點牢騷,算不得什么大問題。他還說,下面同志講怪話、發(fā)牢騷,不能全怪他們,這和某些領導同志搞特殊,不以身作則有很大關系。

黃克誠這番實事求是的話語被認為是“狂妄”和“不服從領導”,于是,他再次被撤職,當了一名普通的紅軍戰(zhàn)士。

請想象一下這樣的情景:在一支衣冠不整、裝備殘破的由農(nóng)民為主組成的軍隊中,突然出現(xiàn)了一位戴金邊眼鏡的瘦個子,他一會兒指責這樣做不對,一會兒批評那樣做不行,其后果會是什么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