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證明,未脫離的目標之間的沖突確實會損害你的健康,甚至會讓你很不開心。琳達和喬治的故事就說明了相互沖突的目標在現實生活中的影響。
62 歲的琳達和65 歲的喬治已經結婚18 年了,他們的生活是非常規(guī)的。琳達居住在美國加州南部的圣迭戈,而喬治居住在加州北部的舊金山,因此,他們不得不往返于兩地,但這還不算是他們生活的最獨特之處。他們在科羅拉多州還共同擁有一處寓所。他們倆都是再婚,結婚之初,各自都有未成年的孩子,因此選擇分別生活在各自的居住地。現在孩子們長大了,但琳達和喬治各自的工作和生活習慣還是讓他們選擇住在原地。他們過著平行的生活,有時會在周末或長假期間見面,還會通過電話或電子郵件聯系。他們打算等雙方都退休之后再生活在一起。
雖然他們的生活不會面臨像大多數在一起生活的夫妻那樣的日常壓力,但也不能說毫無壓力。喬治在花錢上比較隨意,而琳達比較看重儲蓄。多年以來,對金錢的不同態(tài)度經常會引發(fā)他們之間的激烈爭論。這些對抗都由琳達發(fā)起,通常是因為她發(fā)現了喬治在涉及錢的事情上自作主張,比如他低價處理家具和其他值錢的東西,將準備用于退休金的錢挪作他用,以及在業(yè)余愛好和其他興趣上花錢過多等。最初,琳達立刻就能打起精神找到一個解決辦法,后來她越來越討厭與他發(fā)生爭執(zhí),也就隨他去了,日子照常過,他們之間的矛盾卻一直沒有化解。隨著退休的臨近,他們之間的關系越發(fā)緊張,特別是有一次琳達發(fā)現喬治欠下了高達十萬美元的巨額信用卡債務之后,爭吵變得越來越頻繁。因為背負著透支帶來的高額利息,喬治已經捉襟見肘了。
琳達試過很多方法,也做過咨詢,喬治仍然拒不接受她的建議。因為這些錢是他賺的,他想按照他認為合適的方式,隨心所欲地花掉它們。如果琳達指出他們應該共同管理開支,他就會很生氣。她對他們的財務狀況感到害怕,擔心退休以后的生活,精神上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但是,為確保財務安全而奮斗并不是她唯一的目標,感情維系和做家庭的一分子對她來說也很重要,她害怕孤身一人度過余生。因此,當她考慮要離開喬治時,其他的目標就會跳出來干涉她的決定,于是,她仍然被死死地困在那里,仍舊被自己的擔心和喬治的行為弄得很不愉快,卻一籌莫展、無能為力。
相互沖突的目標會將人束縛住,若無法從這種沖突中解脫出來,就沒有解決問題的希望。琳達的彼此沖突的目標可以替換成其他彼此沖突的目標,比如工作滿意度與報酬之間的沖突,家庭穩(wěn)定性與找一個真正滿足情感需求的伴侶的沖突。
沒有擺脫束縛的能力,人們會繼續(xù)生活在沖突之中,既不快樂,也不健康。幸運的是,真正的目標脫離是一種通過培養(yǎng)和學習就能獲得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