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里雯
定居者
一年前,我和于威先后搬到了柏林。我學(xué)德語,她帶娃。她這個渾身本事的前媒體高管,被清洗浴缸和擦玻璃這樣的破事愁了半年,每天在微信上給自己勵志,但好像見效甚微。不到一年,她就拋下位于柏林時髦社區(qū)的豪宅、歐洲的藍天和貨真價實的社會主義,奔回了煙熏霧繞的北京。到4月花開,單向空間已經(jīng)從一家舉辦周末文化沙龍的書店,瘋長成了一家舉辦周末文化沙龍的書店,一家賣書的清新廚藝學(xué)校,一個Steampunk風(fēng)格總部和一個頑皮社交媒體組成的活力中心。我們在過去十多年工作里結(jié)識的朋友們,也都從不同的機構(gòu)里返回單向空間,就像河溪入海一樣順理成章。他們每天談?wù)摪素?、歷史、文學(xué)和文化,喝酒吃火鍋,在巨大的垃圾場上頑強而快樂地種植西西弗斯的花朵。
我們不喜歡陌生人 / 他們在雨天推門而入 / 他們的臉籠罩霧氣 / 潮濕的手指微微閃爍 / 暗示我們忘卻的來路
我在柏林的辦公室里用微信偶爾得知這些碎片。辦公室在一個20世紀初簡化巴洛克風(fēng)格的建筑里,高窗面對天井,窗下總有人在抽煙。當(dāng)我想念北京的時候,就打開窗戶。對面下方有一家廚藝學(xué)校,成年學(xué)員們繞著鋼鐵灶臺勤奮學(xué)習(xí),再到樓下臨街的餐館里立即付諸實施,中途休息時間就在我窗下跟拖拉機引擎一樣地抽煙。這個餐館價格只有通常市價的一半,因為食客其實是廚師們的實驗小白鼠:半生的壽司,寡淡的三文魚面,偶爾也有美味的豬排和魚排。收銀員一抬手臂袖口露出文身,殷勤為女士穿上大衣的侍者笑出一口爛牙,廚子們有的胳膊粗大,睥睨四方,有的穿著放蕩。但他們都很敬業(yè),沒有人不珍惜這個離開監(jiān)獄之后重新融入社會的機會。
我時常冒著消化不良的危險去給這個餐館捧場,因為覺得自己很像他們的同道,像叛逃者在異地努力獲得新生。夏天臨近,我會在回家的路上偶爾流連,借著晚上9點才滅的天光想想更重要但無用的事情。雖然我有意放慢速度,可柏林的陌生感仍像冰川一樣迅速融化,即將把我再度裸露在熟悉造就的厭倦感中。過度的熟悉帶來可怕的麻木,和我持續(xù)與之戰(zhàn)斗的抑郁。作為一個曾經(jīng)的全球搬家戶,我感到地球的面積很快就要不夠用了。在前半生以搬家未能解決的一切,只能在后半生以牢牢扎根來試圖解決。
我們已在水草豐足的地方 / 駐扎了身體和靈魂 / 陌生人卻帶來棋子 / 教我們學(xué)會猶疑,拼殺 / 和不甘的死亡
對習(xí)慣于逃跑的人來說,柏林是個扎根的好地方,除了納粹時期,它習(xí)慣于接納情愿或不情愿的游蕩者。黑格爾躲避霍亂時還曾在我住的區(qū)域暫居過,最終病死在柏林。納博科夫在柏林的15年里,一直躲在柏林俄羅斯人的世界中,結(jié)果構(gòu)造了一個以他命名的柏林。瓦爾特·本雅明坎坷的一生里,柏林總是他的返回之地,直到納粹上臺斷絕了這個念想。如今歐洲和平,柏林就成了歐洲最便宜的創(chuàng)意中心,吸引昆汀·塔倫蒂諾這樣的大導(dǎo)演來制作電影,也適合許多只說不做的文藝青年在這里浪費時光。某位著名的大肚子中國藝術(shù)家在被“禁足”之前,在這里還有一個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