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碗茶

品味的記憶 作者:鄭培凱


九世紀初的唐代詩人盧仝,自號玉川子,寫過一首詩《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題不怎么吸引人,不過是說動筆寫詩,感謝姓孟的諫議大夫寄了新茶來??墒牵渲杏袔拙?,卻是膾炙人口:“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p>

這就是一般通稱的“七碗茶”,不但古人詩詞常引做典故,現(xiàn)代更是普遍。在臺灣,甚至有家連鎖快餐店以此作招牌,還把盧仝的詩句制成布招,招徠顧客。有趣的是,快餐店不賣大碗茶,卻賣大碗面,大概是希望顧客連吃七碗吧。人人都引“七碗茶”的后果,是一般人以為盧仝的詩題就是“七碗茶”,而全詩就是寫的連喝七碗茶,快活似神仙。

其實,這一段只是全詩的中間部分,固然生動活潑,卻并不能代表全詩的蘊意。全詩共三段,波折起伏,相當精彩,不但說了喝茶的樂趣,也反映了詩人的人道關(guān)懷。

第一段寫詩人白天睡大覺,突然有人叫門把他吵醒,卻是孟諫議寄來的新茶。這就使得詩人聯(lián)想翩躚,想到驚蟄以后茶民入山采茶,上貢朝廷?!疤熳禹殗L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倍嗝创蟮耐荩∵@樣采下的嫩芽,當然是上好的茶葉,居然自己也得到饋贈,便高高興興煎來吃。

第二段寫的是連喝七碗的情景,簡直是飄飄欲仙了。可就在登仙羽化之際,詩人筆鋒一轉(zhuǎn),在結(jié)尾一段問道:“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巔崖受辛苦!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合得蘇息否?”

這個轉(zhuǎn)折,使飄飄然的自我陶醉,回到了人間,想到億萬勞動的老百姓,為了采茶而在巔崖受苦。還盼望諫議大夫能有行動,使百姓得以蘇息。讀來不禁令人想到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充滿了同情與愛心。毛姆有本小說,叫《茶與同情》,當然與盧仝無關(guān),卻很貼切地形容了盧仝的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