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兩個人的《白鹿原》:陳忠實、王全安(10)

楊瀾訪談錄之超越 作者:楊瀾


陳忠實:不,那是最重要的問題。我寫完這個長篇的時候剛五十歲,我是鄉(xiāng)村人的思維,鄉(xiāng)村人的意念里頭就是五十歲就進入老年的年齡區(qū)段了。我是喜歡了一輩子文學,寫到五十歲,寫了一部長篇還出版不了。這個出版不了不是其他原因,而純粹是由于我自身的表述能力不夠出版水平,那么我就不想再繼續(xù)把寫作當作專業(yè),而把它重新回歸到專業(yè)創(chuàng)作之前的業(yè)余寫作,作為一種愛好。把主業(yè)放到養(yǎng)雞上,養(yǎng)雞之余寫點文章,讀讀書也很好啊。

楊瀾:但是我認為,一個藝術(shù)家、文學家對自己的作品,其實是有最基本的一個判斷的。

陳忠實:那個是很難說。

楊瀾:很難說嗎?

陳忠實:因為我把這個書寫到最后寫完的時候,我自己沒有感覺了。

楊瀾:沒有感覺了?

陳忠實:因為那些細節(jié)、情節(jié),你不知道思考了多少回,我到寫完書的時候都沒有感覺了。因為我太熟悉了,因為反復咀嚼,嚼得自己都不知道是個什么味了,所以就很難判斷,那時審稿的人,他們第一眼看見這些情節(jié)的時候,會是個什么感覺。

楊瀾:當時的編輯也會給您提出一些修改意見吧?

陳忠實:讓我很驚訝的就是,來拿稿的兩個編輯,其中一個是小說組組長,我想這個人要給我一個肯定或者否定的答復。因為這部長篇小說,不可能一個人做主,他得一點點看,層層審察,有一個肯定意見才會給作者回答,沒有一個肯定意見,不管能出或者不能出,他都不會貿(mào)然給你寫信。這個人從西安拿到稿,到成都開個會,然后再回到北京,前后不到二十天,我就接到了他的信。

楊瀾:他們二十天就給你回復了?

陳忠實:而且做了非常高的評價,我大為驚訝。不僅是時間上不可能讀完,五十萬字啊。信上說,他們倆在從西安到成都的火車上看的,兩個人你看前一部分,看完給另一個人,另一個人接著再看。在成都會議期間,休息時間再接著看,在回到北京的火車上還是飛機上又繼續(xù)看?;氐奖本﹥蓚€人都看完了,兩個人統(tǒng)一了意見,由他給我寫了這封信。哎呀,我看見那個信,一下子跳起來了,大叫一聲,就跌倒在沙發(fā)上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