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脘(1)

美女中醫(yī)才知道的艾灸美顏術(shù) 作者:吳茱萸


中脘的基本常識

定位取穴

在上腹部,身體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處。也就是從胸骨下尖到肚臍的中點處。

功能主治

主治胃脘痛、惡心嘔吐、呃逆、反胃、腹脹、腹瀉、潰瘍病、胃下垂、淺表性胃炎、胃痙攣、消化不良、腸炎、胃神經(jīng)官能癥等一切胃腸病癥,虛勞百損,四肢乏力等癥。

按摩:用大拇指指腹按揉中脘穴并做環(huán)狀運動,按揉力度要適中,每次5分鐘。摩揉,即雙掌重疊或單掌按壓在中脘穴上,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緩慢行圓周推動。

艾灸:將大蒜切成0.2~0.3厘米的薄片,中間用針穿刺數(shù)孔,置于中脘穴上,然后將艾炷放在蒜片上,點燃施灸。待艾炷燃盡時更換艾炷再灸,每灸4~5壯換去蒜片,每穴一次灸5~7壯。

中脘是對付一切脾胃問題的法寶

現(xiàn)代人飲食不規(guī)律,有時候晚飯吃得很晚,而且吃完晚飯之后又沒有給胃腸足夠的消化時間就匆匆睡去,長期如此就會產(chǎn)生食欲缺乏、腹脹等胃腸不適癥狀。這種癥狀如果單純通過服用具有健胃消食作用的藥物進行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因為病根在于脾胃不調(diào),藥物只能起到暫時緩解不適的作用,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個時候,艾灸中脘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不論胃寒還是胃熱,艾灸中脘都能引胃中生氣強行。中醫(yī)治病一直秉持通過促進人體自身臟腑組織功能去消滅有害菌的方法。

所以,不論胃寒還是胃熱,只需通過艾灸就能祛除寒邪,使胃功能恢復(fù)正常。艾灸是直接作用于經(jīng)脈和穴位上的自然療法,根據(jù)病癥選取不同的穴位就可以同時具有溫補和疏導(dǎo)的兩種功能。雖然在施灸之時會有燥熱或痛熱的感覺,但會慢慢消除,這就是經(jīng)脈疏通的表現(xiàn)。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艾灸治療,慢慢就會覺得胃部有溫熱之感,腹中或有溫水流動的感覺,此時便不會再感到疼痛。此后,再堅持灸50~100壯鞏固一下即可治愈胃疾。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