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孩子尚未學會偽裝,他們的情緒是鮮活的、原生態(tài)的。這往往會在我們的面具上戳破幾個窟窿,我們內(nèi)心的情緒“野獸”蠢蠢欲動、威脅著沖破牢籠,這令我們驚慌失措,令我們無地自容;于是我們無法容忍孩子的情緒,因為我們害怕自己的內(nèi)心。
真正理解和接納孩子的重要前提是:接納自己。這需要我們在自己身上下很大的工夫,甚至是經(jīng)歷很痛苦的改變。
不聽話是成長的表現(xiàn)
祺祺媽媽最近的頭疼事越來越多:兩歲的兒子,再不像以前那樣好說話,而是動不動就對媽媽大聲宣告:“不行!”“不要!”“就不!”一丁點兒小事,母子倆也能爆發(fā)一場戰(zhàn)爭。昨天帶孩子去游樂場,到了該吃晚飯的時間,祺祺就是不肯乖乖跟著媽媽回家。媽媽哄他勸他,他不搭不理,說:“不回家!還要玩兒!”媽媽用冰激凌和電視誘惑他,他居然無動于衷,告訴媽媽:“祺祺不吃!祺祺不看!”最后媽媽急了,硬拽他走,他干脆就勢躺在地上,號啕大哭,聲嘶力竭。祺祺媽媽顏面丟盡,惱羞成怒,甚至動手打了寶貝兒子幾巴掌。
那一刻,祺祺媽媽簡直絕望了:“你才多大啊,我居然搞不定你了!”
幾乎所有父母內(nèi)心都期望孩子樂呵呵地順從自己。當孩子還是個不會說話、不會走路、一切都依賴父母的小嬰兒時,這簡直不費吹灰之力。然而,隨著他們?nèi)諠u長大,父母們不約而同地發(fā)現(xiàn),懷里這個小肉團,越來越難對付了。很多父母難以接受孩子挑戰(zhàn)自己的權(quán)威,幾乎克制不住嚴厲管教、高壓制服孩子的沖動。
不過,勸家長們先松開拳頭、壓住怒火,讓我們從孩子的角度來理解他們這一特定時期的特殊行為吧。幼兒在學會走路之后,大腦中的運動神經(jīng)飛速發(fā)展。他們努力掙脫成年人的懷抱,不知疲倦地練習、改進、開發(fā)自己剛剛獲取的行走和攀爬等運動技巧。在這個階段,兒童開始把自己和他人分離開,開始建立自我意識,也就是說,開始走向獨立。
身體的獨立、心理的分離、自我意識的建立,是責任感的必要基礎。兒童要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必須首先認清“我是誰”“我能做什么”。在這個認知過程中,大約兩歲,兒童進入執(zhí)拗敏感期,有了強大的自主精神,用“不”字與反抗來與父母建立心理疆界。
對很多父母來說,這是一個令人頭疼的階段:幾個月前還是那么溫順可愛的小家伙,突然變得難以應付,脾氣很大,固執(zhí)己見,反抗意識很強,專愛跟父母作對。探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的家長,在這個時期最常說的話就是——“聽話!你怎么不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