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1 人有三個層次,你活在哪個層次?(7)

活著不是給別人看的 作者:廖之坤


所謂“櫥窗人”,就是活給別人看的人,就是活在第二個層次上的人,就是人比人的人。

這些人總是在乎別人的眼光和看法,忘記了自己是誰,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他們找不到真實的自己,就像一張破碎的紙片,被生活的風雨吹來吹去。他們在身體上是疲勞的,在心理上是迷茫的、焦慮的、痛苦的。極端的還會抑郁成疾,甚至自殺。

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人,總是人抬人

人在這個世界上忙忙碌碌,其實只是在干兩件事情:一是活下來,一是獲取幸福。

為了活下來,我們需要滿足生理和安全的需求;為了獲取幸福,我們需要別人的接納和肯定。但遺憾的是,別人的接納和肯定很不靠譜,你管得住自己的嘴,卻管不住別人的口。

即使你滿懷善意,別人還是會說你自私和動機不良。即使你是誠實和率直的,別人還是會說你虛偽。即使你找到了平靜和幸福,別人還是有可能嫉妒你、憎恨你。特蕾莎修女說:“當你功成名就時,你會有一些虛假的朋友和真實的敵人?!?/p>

所以,如果你想從別人那里獲取幸福,無異于把自己幸福的權利拱手交給別人,是在向別人乞求幸福。因此,始終活在人比人的層次,拼命活給別人看的人,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滿足和幸福。

人最應該關心的不是別人的議論和看法,而是自己的價值。不管別人說什么,你都應該堅持真實的自己。不管別人怎樣誤解你、嘲笑你、羞辱你,你都不要忘記自己的價值。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去做光鮮的別人,而是去做最牛的自己。

做光鮮的別人,你就會陷入攀比之中,竭力通過戰(zhàn)勝別人來證明自己比別人優(yōu)秀,以此獲得一種很淺的滿足和快樂。但遺憾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拋棄自己的價值,穿別人的鞋,走別人的路。也許,在與別人攀比的刺激下,你渾身上下珠光寶氣,但表面的光鮮掩蓋不了內心的空虛和寂寞。也許,你在物質的世界里有房有車,還有名牌包,但心靈卻無家可歸,一直在流浪,根本無法獲得真正的幸福。就像那位物質女孩一樣,她寧愿坐在寶馬車中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車后笑。不過,我倒認為這類人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坐在寶馬車里又哭又笑——瘋了。因為她內心最深處的訴求得不到滿足,心靈的營養(yǎng)不良,極有可能出現(xiàn)心理問題,變得精神失常。

做最牛的自己,為實現(xiàn)自我價值而活,人就會努力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和懶惰,不斷拓展自己、完善自己。比起外界的認可,拓展自己的過程能讓你獲取更大的滿足和幸福。尤其重要的是,這種滿足感和幸福感來自內心,能夠持續(xù)下去,不會消失。實現(xiàn)自我價值是人生最高的訴求,能讓人獲得最大的滿足和最深刻的幸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