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阿爾及利亞國家隊,真是星光熠熠,云集法國國家隊的一線大牌。法國足協(xié)當然是氣急敗壞,要求國際足聯(lián)把任何和這個不被認可的國家隊踢球的國家都驅(qū)逐出國際足聯(lián)。但是這規(guī)模也太大,國際足聯(lián)也難以實現(xiàn)。于是歷史上,這個沒有“名分”的國家隊一共踢了91場友誼賽,賽前全部奏阿爾及利亞國歌。
在1958年到1962年阿爾及利亞取得獨立期間,這個國家隊的成績包括6∶1擊敗南斯拉夫,8∶0擊敗摩洛哥,并且戰(zhàn)勝捷克斯洛伐克。他們曾經(jīng)有機會和1954年世界冠軍西德交手,不過國際足聯(lián)阻止了這場比賽。他們?nèi)澜绛h(huán)游,也到過亞洲,1959年和越南踢過友誼賽。
他們甚至還來中國踢過球。當時剛剛從匈牙利留學回來的中國國家隊,就和這支“FLN”球隊踢過一場友誼賽。他們在中國踢了不止一場比賽,北到沈陽,南到廣州,還去了北京、上海,踢了很多場。據(jù)老球迷回憶,這支阿爾及利亞隊來到中國踢球,其水平讓中國球迷為之側(cè)目。震驚的是,由于隊伍中有多名在法甲踢職業(yè)足球的高手,水平非常高,中國球迷在現(xiàn)場第一次看到有人踢出“香蕉球”,也就是弧線球!在中國他們是勝多負少,偶爾輸?shù)膬蓤銮?,也是因為球隊人少輪換不及,而且他們沒有經(jīng)濟來源,據(jù)說球隊只有一套隊服,這還是踢職業(yè)足球的球員拿自己的薪水買的。
梅赫洛菲后來成了獨立的阿爾及利亞國家隊的核心,退役后當上國家隊教練,在1982年率領阿爾及利亞第一次出現(xiàn)在世界杯賽場上,2∶1擊敗過西德隊,這真是一個非常傳奇和了不起的故事。2013年北京體育電影周放過一個紀錄片,是由坎通納采訪和口述的,名字叫《足球場上的叛逆者》,講了五個足壇的政治斗士,其中一個故事講述的就是梅赫洛菲,坎通納把他稱作是自己的偶像、靈感的源泉。
齊達內(nèi),他是阿爾及利亞的“叛徒”嗎
時光如梭,轉(zhuǎn)瞬過去了半個世紀。當年梅赫洛菲和隊友逃離法國,其實是有風險的,有幾名阿爾及利亞裔的球員就因此獲罪入獄。但現(xiàn)在呢?阿爾及利亞后裔球員成了法國國家隊的支柱之一。這屆國家隊中,本澤馬、納斯里都是阿爾及利亞移民后代,里貝里雖然是法國本土人,但在土耳其踢球時皈依伊斯蘭教,薩尼亞也是穆斯林。
齊達內(nèi)是法國足球歷史上最偉大的阿爾及利亞移民后代。1998年他率領法國國家隊拿到世界杯,一度成了法國種族文化融合的進步象征。遺憾的是,因為以前的殖民統(tǒng)治和戰(zhàn)爭,兩國之間仇恨是濃得化不開。齊達內(nèi)和家人被阿爾及利亞視為叛徒,而法國右翼政黨也是拿齊達內(nèi)出身做文章,聲稱他是“法國的阿爾及利亞的兒子”,充滿著敵意和仇恨。
2001年,法國和阿爾及利亞踢了獨立后史上第一場友誼賽,很多生長在法國的阿爾及利亞移民沖入場中鬧事,比賽最后取消了。這些鬧事的球迷大多生活在法國的貧民區(qū),得不到社會的認同,沒有工作,非常底層,和很多非洲移民的地位差不多。
所以,種族問題可能會一直存在于法國足球,盡管多種族帶來積極的影響,也有消極的一面。但說實話,真正喜歡足球的人對此并不關心,因為我們看的是球技,是真正的足球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