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好奇心極強的孩子,小時候特別癡迷買各種各樣的袋裝零食。別人都以為我只是愛吃零食而已,殊不知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因為小時候賣的那種膨化食品里面總會隨機附送一個玩具,在你沒有打開零食包裝之前,你永遠都不知道里面裝著什么樣的玩具,甚至不一定是玩具,我就拆出過磁帶、橡皮、芭比娃娃、膠卷、發(fā)卡等。當然,最后我也不知道我要這些東西究竟有什么用。
在大人的印象里,我比家族里的兄弟們更愛買零食,這也意味著每個月我的零花錢會比較緊張。那時舅舅會覺得我是一個人精,小姨也經常管我叫“海燈法師”(覺得我神叨),因為在他們眼里,同樣額度的零花錢,我總是能夠買比兄弟們多得多的東西。我表哥比我大一歲,表弟比我小一歲,他們是運動系男孩,在當時我看他們是屬于“野人系”,比較“野蠻”,而只有我是走比較文藝一點的小清新路線。小時候我們一起買東西,比如有件東西一塊錢,他們付錢拿了就走頭也不回,我卻會跟老板討價還價一番,“這個東西怎么可能一塊錢,你隔壁明明賣八毛錢,算了我去隔壁買好了,以后都在隔壁買,整個學期都在隔壁買”,老板經常被我噎得哭笑不得。他肯定會想這個小孩子口才了得,究竟是哪里冒出來的?再者,隔壁店完完全全是個照相館?。》凑趯Ω缎≠u部老板這方面我真的有一套,或許老板那個時候會覺得這個小孩好可愛賣給你算了,有時可能也會覺得這個小孩吵死了,趕緊把東西給你走人免得影響生意。而我那時的精打細算,其實樂趣不在于我要怎么省錢,而是覺得自導自演的這出戲很帶勁兒,完全享受其中。當然,再厲害的“影帝”,也有失手的時候。
我小學時數(shù)學成績很一般,也許是因為當時的我就預感將來可能會發(fā)明電腦這個東西,根本不需要耗費太多的腦細胞在β上面,這與我的精打細算并不匹配,完全是因為我的數(shù)學課是體育老師教的。你信嗎?反正我是信了,我那個時候的數(shù)學老師個子很高,外形特別像位體育老師。應該是大學畢業(yè)沒多久的學生,留了兩撮小胡子,一給我們上完課就跑到操場上去打籃球,當時在課堂上我就分析他可能是在體育方面有自己的夢想,郁郁不得志,只能屈身來教數(shù)學,搭配上小胡子的面相,對還是小學生的我來說,感覺有點兇兇的威嚴感。而且那時候他布置的數(shù)學作業(yè)我也覺得非常不合理,我身子骨那么小,年紀也那么小,課業(yè)負擔那么大,書包那么沉,而且我是文藝課代表,經常需要排練節(jié)目,學校有活動也需要我參加,那時候已經“通告”很滿(跟他布置很多的數(shù)學作業(yè)好像沒什么關系)。
到二三年級的時候,下午放學前經常會有老師突然敲門,“當當當”,然后老師就說麥麥你和某某老師去排練節(jié)目吧,我就出了教室。有時,老師會委托我的搭檔“小林志玲”來找我,她就會敲門說:“麥麥,今天下午要排練節(jié)目,這個事情是某某老師允許的,你現(xiàn)在收拾好書包我們就可以走了?!睅缀跛型瑢W就會“哇哦”起哄,因為他們太羨慕那時候的我了,覺得我很輕松地就可以因為“為校爭光”這事不需任何理由而“翹課”。身邊的同學們越是羨慕嫉妒恨,我越會拿出“小影帝”的表情,大嘆一聲:“哎,又要排練。”那個時候是會演的,因為要演給正在授課的老師看。如果你表現(xiàn)得很開心,老師一定會覺得你就是借排練的名義不想上課,不愛學習,是壞小孩。所以走到門口的時候我還會加上兩句臺詞,“哎,又排練,真是的,課都沒法上了”,而且每次的臺詞還不能重樣。老師就會覺得麥麥真是個既愛學習又努力,又會為校爭光的好孩子。
再好的學生也有討厭家庭作業(yè)的時候,而我還經常有排練,所以難免有時會完不成作業(yè),尤其是數(shù)學作業(yè)!我記得有幾次布置的數(shù)學作業(yè)太多而忘做了,小胡子數(shù)學老師就會問:“麥麥怎么沒交作業(yè)?”我就超自然站起來,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說:“老師,我忘帶了,昨天排練收拾東西特別緊張就忘了帶?!崩蠋熆赡苡X得這很正常,孩子這么小就肩負那么多為校爭光的重任,還不耽誤課業(yè),于是就讓我明天帶過來,并囑咐下次別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