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隨著人們逐漸把目光聚焦到福島第一核電站的事故上,前文所述的論調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
4月中旬有一天的晚上,我參加了在北京大學舉行的關于東日本大地震的會談。這場活動中不僅有北京大學的學生,還匯集了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開羅大學等世界頂尖大學的精英學生們。
在這次聚會中,他們用責問的口吻對我展開了“連番轟炸”。
“日本的首相到底在干些什么?他究竟把時間用在哪里,花在什么上了?怎么一點效果都看不出來?”
“無論是天災也好戰(zhàn)爭也好,在這種國家危難的時刻,內閣支持率直線上升才是正常的。國家領導人只要在民眾面前說幾句什么,支持率就會飛速提高。就連伊拉克戰(zhàn)爭時的美國總統(tǒng)布什都是如此。可是日本的領導什么也不想講,支持率也幾乎沒提高。”
這些學生中,也有人神情嚴肅地向我發(fā)問:
“在日本,到底是些什么人在當政治家?”
中國國內的論調,也顯示出了同樣的變化。
雖然中國對包括受災者在內的日本人民表示出強烈的同情與敬意,然而對于日本的政治家,則表現(xiàn)出不值得尊敬,反而更清楚地看到他們嚴重缺乏領導能力的論調。
我來介紹一個簡單的例子作對比:
2008年5月12日發(fā)生汶川大地震時,中國的領導人們是怎樣行動的?同時又是如何致信全國人民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