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璋圓滑地說:“沒啥,不要論是非了,年輕人在一起哪有馬勺不碰鍋沿的。我提議讓他們倆請客,到飯館喝酒去,慶祝一下。”
王占元說他請,王士珍說他請,馮國璋是個鐵公雞,根毛不拔,說誰請都一樣。曹錕一拍胸脯說:“干嗎你們請,老子有的是錢──販布賺的?!闭f著,掏出一錠紋銀拍在馮國璋手里。
說著,幾個人你擁我簇朝大街走去,只有段祺瑞單獨行動。所謂“北洋新軍”,蛻變于“淮軍”。早在同治三年,李鴻章在江蘇任職,受命在江淮招募淮軍七千人。周盛波、周盛傳、張銘傳、潘鼎新、吳長慶等人均系鄉(xiāng)勇應召入伍。于是,李鴻章給他們這些頭目授以官職,并分別將他們名字中的一個字命了營名。即“盛”字營、“銘”字營、“鼎”字營等。因為這支部隊建于江淮,轉戰(zhàn)長江南北,故稱“淮軍”。后來,李鴻章調任直隸總督,淮軍亦隨其調往津、保一帶駐防。
同治十三年,李鴻章奏請朝廷,將現(xiàn)有陸軍認真選汰,一律改為洋槍隊,采用新式武器。朝廷批準了他的奏請,當年都換成洋武器。光緒十一年(1885年)五月,經李鴻章奏請,在天津仿照德國模式創(chuàng)設武備學堂,遴選德國軍官李寶、哲寧、那珀、崔發(fā)等做教官,并選派通習中外文的人做翻譯,從各營兵弁中挑選可造之才百人入堂肄業(yè),屆時將頭批學生發(fā)回各營,由各統(tǒng)領量才授事;并挑選品學兼優(yōu)者,留堂充任教習。清廷批準了這個計劃,第一批新生很快招進來。
曹錕入堂不久,新班編成了。王士珍分到工程科,馮國璋分到測繪科,段祺瑞分到炮科,曹錕、王占元等分到步兵科。宿舍也按班級作了調整。不久,段芝貴、雷震春、張懷芝、陸建章、蔡成勛等相繼入學。曹錕整天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結交不少酒肉朋友,很快博得樸實憨厚的好名聲,上下關系搞得都很得體。在實際操演中,不管是立正稍息、摸爬滾打、射擊拼刺、摔跤格斗、實戰(zhàn)演習等,曹錕樣樣名列前茅;可一到課堂上就傻了眼,什么拋物線、彈著點,他都不在行,算術常常吃“鴨蛋”。他常因在課堂上鼾聲大作而招致老師申斥,有時整堂課站墻旮旯。有人嘲笑他,他就握著拳頭說:“咱們戰(zhàn)場上見!”
不過,曹錕還算有股牛勁,那顆浮泛的心很快收攏在學業(yè)上,在李鴻章親自主持的畢業(yè)考核中,他居然名列前茅,取得前十名的好成績。李鴻章在給皇上的奏章中高興地寫道:“臣親臨考驗各項操法,一律嫻熟,試以炮臺工程做法及測繪無不洞悉要領,因擇其屢考優(yōu)等之學生,飭令回營轉相傳授。學生之著者有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段芝貴、陸建章、王占元、雷震春、張懷芝、曹錕、李純、蔡成勛等?!?/p>
1890年,學習五年的曹錕畢業(yè)了。在畢業(yè)典禮儀式上,學堂總監(jiān)把一套從八品武官軍服發(fā)給他。曹錕滿含熱淚向正襟危坐的李鴻章,向大鼻子藍眼睛的洋教官頻頻叩頭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