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鳳至婚后生活一直平靜,這位賢妻良母型的女子,在門第森嚴的張家頗得上下好評。她相夫教子,尊敬公公和幾房姨太太,張學(xué)良見妻子上和下睦,也對于鳳至敬愛有加。兩人婚前雖沒有感情基礎(chǔ),但是婚后生活相敬如賓。于鳳至嫁進張門后所以頗得包括張作霖在內(nèi)所有成員的敬重,在于她謹慎自重,從不憑借張家權(quán)勢謀一己私利。
于鳳至深知侯門深如海。張作霖的家族是當時東北第一家族。家庭人口眾多,張作霖光姨太太就有五人。她一個從鄉(xiāng)下嫁進來的少媳婦,面對如此復(fù)雜的家庭剛開始真有些無所適從。不過,她很快就適應(yīng)了張氏帥府的環(huán)境,特別是對張作霖的幾位姨太太,都能應(yīng)付自如。在張作霖的幾位太太中,最讓于鳳至佩服的就是三太太憲夫人。于鳳至嫁進奉天大帥府時,僅與三姨娘憲夫人匆匆見過幾面,不久憲夫人即搬出大帥府,到沈陽城外慈云寺,削發(fā)修行,從此開始了青燈暮鼓的生涯。但是憲夫人給于鳳至仍然留下深刻的印象。
憲夫人天生麗質(zhì),少年聰穎,在西城鄉(xiāng)間度過她的童年與少年。她盡管出身于貧寒家庭,但卻心性高潔,儀容清麗,在晚清年間的西城是一位出類拔萃的小家碧玉。憲夫人雖然相貌清麗可人,然而少小時即性格暴躁,又素有潔癖,所以尋常人難以相處。她由于性格剛烈,與張作霖也時有口角,后來發(fā)展到夫妻分居的地步。1913年夏秋之交,張作霖正為袁世凱以“護軍使”的名義將他派往內(nèi)蒙古督理公務(wù)一事心里發(fā)煩。有一天他無意間經(jīng)過憲夫人所居住的房前時,忽然看見心情不佳的憲夫人正在那里因為瑣事發(fā)脾氣,用一只撣子在抽打一位使女(也就是從前向張作霖告過憲夫人狀的使女)。當時心情格外不好的張作霖,見此景況誤以為憲夫人追打那使女是有意給他看的示威行動,所以便怒從心中起。許久以來積郁在張作霖心里的一團怒火,此刻便頓時發(fā)泄出來。正在盛怒之中的張作霖責問憲夫人打使女是否另有所指,憲夫人性格暴躁,矢口否認此舉與大帥有關(guān)。于是張作霖一怒之下,斷然決定休妻,要將憲夫人馬上逐出帥府,趕回新民老家。
幾位夫人見張作霖和憲夫人互不相讓,便出面勸解。然而張作霖逐出憲夫人的念頭由來已久,故而不肯收回成命;而憲夫人離開帥府之心更是心如鐵堅。于鳳至知道那種年代女人如果被休,則回家無法生活,等于置之死地??墒撬鳛閺垖W(xué)良的妻子,輩分太小,無法出面相勸。只好讓張學(xué)良求幾位夫人勸阻,大家百般勸說張作霖,不要把憲夫人由此逼上絕路。張作霖經(jīng)幾位夫人的勸說,感念憲夫人當年隨他遠去遼北的沙漠瀚海剿匪,舊情難以全然忘懷,最后達成一個妥協(xié),即:張作霖準許憲夫人離開帥府后,到沈陽城外的一家尼姑庵里(慈云寺)帶發(fā)修行。日后如果修行得好,改過自新仍可返回帥府。
1913年9月初,憲夫人由二夫人盧壽萱等親自陪同,乘車前往城外的慈云寺出家為尼。憲夫人來到慈云寺后,面對深山古剎里的晨鐘暮鼓,心中的所有痛苦和煩惱都頃刻淡忘。初來時經(jīng)盧夫人從中勸說,張作霖特許憲夫人帶發(fā)修行,意味著是一種短期的懲罰。可是憲夫人出家后感到皈依佛門才是她唯一的人生選擇,于是她在進入慈云寺的翌年,便請求尼姑庵中的住持準許她削發(fā)修行。憲夫人情愿從此以青春之身終身陪伴著寺里的晨鐘暮鼓,了此殘生。憲夫人在沈陽郊外的慈云寺度過九個寒暑。這期間她忘記了人間的兒女情長,將一生未能實現(xiàn)的愿望都化作了對佛的虔誠膜拜。1921年5月,憲夫人因病在慈云寺仙逝,年僅3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