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時遲那時快,胡小懶跑到樓下的餐廳,狼吞虎咽地吃起來。之后,又跑到樓上的咖啡廳,像個成功人士一樣優(yōu)雅地喝起了咖啡。其實,他心里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淡定,他有點后悔自己浪費了整整一個上午的時間。
下午,零零歲歲的“小岔子”還是沒放過胡小懶。幫同事發(fā)了一個快遞,給客戶打電話溝通,QQ群里貧上兩句,再看看那剩余的資料,時間也就過去了。本來計劃著晚上做做分析,構(gòu)思一下創(chuàng)意,可剛坐上公交車,就有人發(fā)“善心”給胡小懶打電話了。
“小懶,在哪兒呢?晚上出來喝點兒???”電話屏幕上顯示的名字是阿斗。
“嘿,這小子真想著請客的事呢!不賴!”胡小懶心想,而后問道,“今天怎么有空了?”
“哥們這回徹底解放了!為自由慶祝一把!”阿斗瀟灑地說,一副不在乎的樣子。
他不在乎,胡小懶可在乎著呢!他聽得有點緊張,但凡這哥們一失業(yè),肯定沒錢花,這回不會又是請我吃頓麥當(dāng)勞,借走1000塊錢吧?唉,天底下真是沒有免費的午餐!可人家都說了……!
“行,去哪兒?。磕阏f個地方?!焙袉柕?,裝出一副爽快的樣子。
“你們家門口那餃子館……我馬上就到了?!闭f完,阿斗就掛了電話。
“哼,就知道這小子比我還摳門兒!”胡小懶心里咒罵著。
一頓餃子,吃到了晚上9點半。酒量不行的胡小懶,還逞英雄似地喝了兩瓶啤酒,回到家時感覺全身輕飄飄的。早上出門時,他還想著晚上回來得洗澡、洗襯衫,還有放了兩天的臭襪子,可這會兒呢?全都忘得一干二凈了。資料往桌上一扔,自己往床上一倒……再見咧,今天!
拖延癥患者們總是喜歡把最重要的事無限地往后拖,在上班時做一些無關(guān)緊要,甚至是沒有用的瑣事。拖延思維,其實就是一種心理上開小差的方式,或者說是一種回避緊迫而重要活動的方式。這樣方式的具體內(nèi)容不固定,涉及很多方面,但傳達出的信息是一樣的:“我先看會兒網(wǎng)頁,再開始工作”、“我先休息,休息好了再做”等等,很有可能這就是正在拖延的信號。當(dāng)你覺得疲倦、難以集中精力的時候,稍微休息會兒當(dāng)然很好,如果你正打算睡,卻發(fā)現(xiàn)跟其他人聊上幾句,馬上就“滿血復(fù)活”了,那么這個“休息會兒”的想法就變得很可疑了。
譬如胡小懶,如果沒有刷微博,沒有聊QQ,沒有走神,沒有在還能找補損失的時候跑出去喝酒、吃飯,也許他的創(chuàng)意已經(jīng)出來了。可惜,人生沒有那么多假如,錯過的就是錯過了,時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