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領(lǐng)袖手段:斷言、重復和傳染(1)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 作者:(法)古斯塔夫·勒龐


領(lǐng)袖手段:斷言、重復和傳染

短時間內(nèi),如果領(lǐng)袖想迅速激發(fā)出群體的熱情,唆使他們不計后果地付諸行動,譬如搶劫宮殿、守衛(wèi)要塞陣地,就必須有能力讓群體對暗示做出迅速反應,效果最好的就是榜樣的力量。

每個領(lǐng)袖都有自己獨特的動員手段,當這些領(lǐng)袖打算用觀念和信念——例如利用現(xiàn)代的各種社會學說來影響群體時,其中有三種手段最為重要且明確,即斷言法、重復法和傳染法。這些手段的效果或許比不上榜樣的力量,然而一旦生效,卻可以擁有持久的效果。

斷言:簡潔有力,無視任何推理和證據(jù)。越是簡單明了的斷言,證據(jù)和證明也就越貧乏,這時才更有威力。話說得越是堅決、狂妄,那些狂熱的民眾就越發(fā)地崇拜。一切時代的宗教書籍和各種法典,總是以簡單斷言的文風來操作。無論是號召人們捍衛(wèi)某項政治事業(yè)的政客,還是利用廣告手段推銷產(chǎn)品的商人,全都深知斷言的內(nèi)在價值。

16世紀,被人尊稱為“煉金術(shù)士的頂峰”的瑞士人帕拉齊斯,他寫了很多研究煉金術(shù)的文字,聲稱自己掌握了煉金術(shù)的秘密。但是這樣的大話非但沒有影響他的聲譽,反而引起了全歐洲對他的關(guān)注。

帕拉齊斯原本是位著名的醫(yī)生,可以說是年少有為,他在33 歲那年,就成為巴塞爾大學物理學和自然哲學的教授。學生們喜歡聽他的課,他因此漸漸變得傲慢起來,無視身邊的所有人。他當眾燒毀了許多前輩的著作,還口出狂言,認為這些著作還不如他的腳后跟蘊涵的知識豐富。但是這種瘋狂的舉動卻使得崇拜者們更加狂熱,帕拉齊斯的聲望如日中天。

我們說過,很容易陷入偏激的情緒之中是群體的最大屬性,而言之鑿鑿、不容置疑的斷言,往往是最極端的說法,這也很容易影響群體。當群體陷入狂熱狀態(tài)時,無論你說什么,他們都會選擇相信。但如果斷言沒有被持續(xù)性重復,而且還無法保證措辭不變,這就很難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拿破侖曾經(jīng)說過:重復,是唯一一個極為重要的修辭法。

那些得到斷言的事情,必然要通過反復重復才足以在頭腦中生根,人們會把它當做已經(jīng)得到證實的真理來接受。

只要回顧重復對人類大腦的力量,包括那些非常理智的人,就可以理解它對群體的影響。重復對于群體的作用足夠強大,這種力量來自這樣一個事實,不斷重復的語言會進入我們無意識自我的深層區(qū)域,這是我們行為動機形成的地方。謊言重復千遍就成了真理,當某個觀念重復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會忘記“始作俑者”,進而對它深信不疑。

斷言和重復都具備足夠強大的力量,如果把這兩種方法分開使用,恐怕會勝負難分。然而比起這兩類手段,傳染擁有的力量更為強大。如果一句得到了有效重復的斷言,群體又對重復內(nèi)容沒有任何異議的話,此時必然會形成所謂的主流意見,進而強大的傳染過程就此啟動。

所以,一些著名的金融項目中的富豪,會收買所有參與者以主導輿論。如在雷賽布先生獲得了蘇伊士運河的開鑿權(quán)之后,他遭遇了多方力量的壓制,即使在他自己的公司內(nèi)部也是一樣。據(jù)知情人透露,雷賽布先生運用了一些非常規(guī)的手法,成功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他收買了所有持反對意見的參與者,這些人后來就熱烈地響應雷賽布先生的主張。伴隨著氣氛的迅速傳播,大眾便很快又開始擁戴雷賽布先生,在此之后,雷賽布先生在重大決策中,就基本上再也沒有遇到阻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