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科學一直堅信記憶是大腦的功能,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那么看了。生物實驗中用電刺激人不同部位的皮膚,會在大腦中生成一些鮮明的情景,這些情景被試者可能很陌生,但訪談他們的家長,一半以上的情景被證實是被試者經(jīng)歷過的?,F(xiàn)在一般認為體驗型記憶是在人的身體,尤其是皮膚里,被激活時大腦會根據(jù)認知規(guī)律重建那個情景,越小經(jīng)歷的事件大腦重建時越可能出錯。諺語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認知上知道是繩子,身體卻出現(xiàn)恐懼反應。另一個證據(jù)是植物人或者意識喪失者,在親人觸摸下身體會有明顯反應。語音的記憶是在大腦里,大腦有一個言語中樞,記憶的信息儲存在海馬與邊緣回周圍,生物電刺激相應腦組織時也會產生情景,但這個情景是言語關聯(lián)想象出來的,不是真實經(jīng)歷的記憶。
知道這一點很重要,孩子的經(jīng)歷與學習如果帶有某種情緒:激動、疼痛、緊張的感受,相應的記憶會比較好。古人“頭懸梁,錐刺股”,看來真是痛苦加深了學習的記憶。我的朋友,北大的方新教授,跟我分享過她的一次經(jīng)歷。一次,她夜間獨自駕車從石家莊趕回北京,高速路上很暗,天又刮風下雨,她在高度緊張下開車飛奔,車里一直放著一張歌碟,伴隨著這次有些驚險的歷程,她完全沒有關注到這些歌曲,接下來的日子里,她發(fā)現(xiàn)歌碟里的歌她隨意就可以完整地唱出來,下意識里她記住了所有的音樂。下意識的學習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事情,我經(jīng)常跟學生說,聽課不要那么專注,但要帶著對課程強烈的愛恨情緒,心理的過程就是愛恨情仇的過程。很多知識你會無意識地接受,雖然你的腦子并沒有記下來,身體卻記住了,需要的時候老師課堂上講的東西自然就從身體里流淌出來。
專注的學習是一種意識縮窄的狀態(tài),你只關注當時以為重要的東西,這些東西其實只是在印證自己內心已有的內容,結果那些你內心沒有的,對你的發(fā)展重要的知識一點兒都沒有記住。再說專注的學習也極易疲勞,用心(帶有情感)的學習往往事半功倍,聽課應是一種享受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