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崇尚簡樸,耆那教神廟的外部 往往追求簡潔,能用光面的地方就不用紋飾,這一點與印度教神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外表上看,印度教與耆那教神廟有相似之處,如果一時區(qū)分不了,就看外部 的花飾吧,如果花飾簡單,就一定是耆那教的。
耆那教和印度教神廟的區(qū)別還在內(nèi)部 。印度教往往追求華麗和高大的外表,但是內(nèi)部 的裝飾卻極為簡單,仿佛僅僅是用最簡樸的石板搭造的。耆那教正好相反,在反對外部 過于奢華的同時,由于教徒們的創(chuàng)造力需要發(fā)泄,他們將天賦完全用在了內(nèi)部 的裝飾上,每一根柱頭都有無數(shù)的花紋,每一個花紋都是獨一無二的,將神廟打造得奢華無比。
當我?guī)е浞值男睦頊蕚湔驹跓崮强似丈駨R外的時候,第一感覺卻有一點點失望,這座神廟雖然有氣勢,卻并沒有強烈的融入感。實際上,這是一座獨特的神廟,廟宇由乳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坐落在綠樹青草的一塊平地之上。
到后來,我把來之前吊起的胃口稍稍放下,開始用一種平常的心情欣賞著這個算得上杰作、卻并非一流的作品。在此之前我已經(jīng)看過了南印度的偉大建筑,許多神廟比它的規(guī)格大得多。
旅行的人很多,一車車的人流簇擁在門口,廟宇的兩側(cè)擺放的是一排排的鞋。我也把鞋脫下來,放在了門口的臺階下。在門口還有人檢查著游客的行李,他們不是在檢查危險品,而是在檢查人們是否帶著酒精、煙草、巧克力,或者帶著刀具、穿著毛皮制品,這一切都是與耆那教義相背離的。
然而,當走進內(nèi)部 的一剎那,我有了被扼住喉嚨的感覺,那種感覺令人難忘——從見到第一根柱飾開始,我已經(jīng)明白,世界上再也不可能存在更華麗的作品了。
這是一種洛可可藝術(shù)的變形,美麗的花飾已經(jīng)超越了建筑本身,成為最重要的藝術(shù)形式。這里的每一個柱頭、每一個花紋,或許就意味著一位工匠一輩子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