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穿越歷史的巖畫(2)

印度,漂浮的次大陸 作者:郭建龍


小山在距離公路3公里的地方,汽車停在了岔路口,我背著巨大的行囊進了山。漸漸地,我明白了女士喜愛它的原因。與骯臟的博帕爾不同,這里呈現(xiàn)了一派田園景象,氣候涼爽、空氣清新。在這片已經(jīng)被人們過度利用的土地上,它如同一塊飛地一般令人向往。厭煩了充滿塵埃的印度城市的人們,會把這塊飛地當做不錯的休閑地。

如果打開印度的地圖,就會發(fā)現(xiàn),南北印度被一條叫做溫迪亞(Vindhya Range)的山脈分開,如同中國的秦嶺一樣,這條山脈成了印度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線。在溫迪亞山脈北部 還有一塊突出的高地,稱為溫迪亞高原,博帕爾恰好就坐落在高原之上,而比莫貝特卡所在的山脈就是古老的溫迪亞山脈,它有著與其他地方迥然不同的地表:一片黑紅色砂巖的小山群,山上有著大大小小的洞穴和縫隙,于是從史前時期一直到印度的中世紀,古印度人都選擇穴居在山洞里,因而形成了特殊的穴居文化。山洞的生活一定是愜意卻又顯得有些枯燥的,于是,古人們放開了想象的翅膀,開始在自己居住的巖壁上作畫。這些畫有的是隨手涂鴉,有的卻又抽象得恰到好處。

隨著穴居生活的結(jié)束,比莫貝特卡逐漸不為人所知,唯一的記載是19世紀時,有人發(fā)現(xiàn)這里曾經(jīng)有人居住的痕跡,并把它當做一個佛教的遺址。但由于地表發(fā)現(xiàn)物并不多,并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

1957年到1958年,一位印度的博士毗濕奴·施里達·沃侃卡發(fā)現(xiàn)了這里的巖畫,由于古人使用了天然的紅色和白色顏料,在一些雨水淋不到的地方,這些不褪色的顏料保存至今。沃侃卡發(fā)現(xiàn)巖畫后,人們對附近的地區(qū)進行了清理,發(fā)現(xiàn)在周圍的五座小山上,分布著大約400處巖穴,而整個山區(qū)則有700處。比莫貝特卡就是其中一處小山,也是巖穴最豐富的一座,在這里共有243處巖穴,其中133處帶有巖畫。

巖畫中最古老的部 分有12000年的歷史,比目前發(fā)現(xiàn)的所有的古印度河文明遺址時間都要早。更難得的是,這里遠離印度河,深入到了印度大陸的中央,表明在印度河文明之前,印度的古人就已經(jīng)居住在印度大陸最核心的區(qū)域了。

除了我是走上山的之外,其余的人大都乘車到達。這里與洛塔爾一樣,仍然以印度人為主,他們熱情地打開車窗向我揮手,卻沒有一個人邀請我乘車。當我到達后,他們卻紛紛與我合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