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篇 幼兒性欲:第六節(jié) 幼兒性欲的研究(2)

弗洛伊德代表作品精選集(套裝共3冊) 作者:(奧)弗洛伊德


關于誕生的理論

許多人都清楚地記得,他們在青春期之前,曾對“小孩子從哪里來的”問題產生過強烈的興趣。對這個問題的答案真是花樣繁多,各各不一。有的說小孩是從胸腔中跳出來的;有的說從胳肢窩下鉆出來的;還有的說從肚臍眼中擠出來的。若不是通過分析,我們很難記起小時候的這些探索活動。那時我們認為,一個人之所以會懷孕,是因為她吃了一種什么特殊的東西(如童話中所說的那樣),才使小孩子像大便一樣產生出來。幼兒期的這些理論使我們聯(lián)想起動物界通用的構造法則,尤其是那些比哺乳類動物低的動物種類,它們不都保存著泄殖腔嗎?

性行為中包含的虐待意味

由于成人多認定小孩子是天真無邪的,絕不會想到性的事情,所以便不顧影響,把成人的性行為暴露在這些幼稚的兒童面前,使他們腦子里對性行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覺得這不過是一種欺負、侮辱和帶有虐待性質的行為。精神分析的實踐表明,幼兒的這一印象經常促使性目的轉移到虐待方向上。此外,兒童還經常猜想著,性行為究竟是什么意思。對他們的幼小心靈來說,這也就等于是在追問,究竟婚姻是什么意思。他們總覺得,這是一個與大小便功能密切相關的問題。

幼兒探討的注定失敗

一般說來,幼兒的性理論乃是通過他們自己的天賦總結出來的,因而難免要犯下令人可笑的錯誤。但總的說來,他們對性過程的了解,已遠遠超過了父母們的想象。小孩子可以看出母親懷了孕,也知道怎樣去解釋。他們常常聽到“鸛鳥送子”的故事,總是默默地和深深地懷疑著。但無論如何,有兩件小事是兒童不可能知道的,這就是:精液的授精功能以及女性生殖器的存在(因為這些在小孩身上還不發(fā)達)。有鑒于此,兒童的設想和推理常常勞而無獲,最終仍然茫然無知。這種情況常常永久地挫傷兒童的求知欲。幼兒對性的探討總是自己單獨進行的,這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上之后,邁向獨立自主、自尋方向的第一步。在這之前,他對環(huán)境是絕對信任的。自此之后,在他面對著周圍的人時,總免不了會有一種強烈的疏離和孤獨之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