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論起國家戰(zhàn)略,最高明的還是美國人。著名的清華大學就是美國人為了培養(yǎng)親美的勢力,在應當退還中國的賠款里附加上指定用途,在中國修建的,直到解放后清華才與美國人斷了關系,成了新中國工程師的搖籃。
俄國人最初選擇了北大人來做他們的代言人,這是研究共產(chǎn)黨史無法回避的一點,也是存在最多誤區(qū)之處。以后的歷史將證明是毛澤東的加入改變了共產(chǎn)黨的方方面面。
建黨不是一些人想象的那樣,自從有了黨,天地變顏色。建黨初期的共產(chǎn)黨是一個松散的知識分子俱樂部,進出自由,有的人參加了建黨,緊接著就忙自己的家庭小日子去了。共產(chǎn)黨的建立在歷史上之所以是大事,是因為后來輝煌的勝利,但這一勝利所遵循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是一開始就有的,相反一開始什么也沒有。
所以建黨后,毛澤東依然需要找一份職業(yè),他創(chuàng)辦了一所湖南自修大學,他請上海建黨者、湖南老鄉(xiāng)李達來當校長??梢娒珴蓶|熱情結交之心,湖南人很抱團,這叫人不得不服。
此時陳獨秀表現(xiàn)出了家長式的獨裁傾向,一些不服陳獨秀的人紛紛退黨,其中有名的有李達、邵力子等。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陳獨秀幾乎是一個人說了算,手下的人進出很隨意,可見大家也沒有過于看重共產(chǎn)黨的未來。
湖南自修大學培養(yǎng)了二百多名青年,這里面就有陳賡。大將陳賡與毛澤東也有師生之緣。對于國家、社會和黨來講,巨變來自有了一個毛澤東,對于個人命運來講,很大程度上看你距離毛澤東有多遠。
在創(chuàng)辦湖南自修大學的同時,毛澤東開始著手組建湖南地方黨組織,毛澤東的黨員就是他的同學、親人,甚至還有他的老師。這一點其實一點都不奇怪,它表明毛澤東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是全力以赴的,這是他自己的事業(yè),他的力量來自他最密切的人,是不會背叛他的人們。
留法的李立三熱衷于工人運動,被遣送回國,此時在毛澤東手下工作。夏曦、郭亮、陳昌、夏明翰、蔣先云、毛澤民、黃靜源、楊開慧等革命烈士,都是在這個時期入黨的。
既然叫共產(chǎn)黨,又是在俄國領導的共產(chǎn)國際的支持下成立的,而俄國老師告訴我們,力量來自工人階級,怎么樣獲得工人階級的支持呢?那就要做工人運動,怎么樣做工人運動呢?那就要到工人中去,雖然不會像列寧同志那樣,一揮手,工人就嗷嗷叫著“為了列寧,沖??!”于是就勝利了,但工人運動是一條光明的路,是已經(jīng)被列寧同志證明了正確的路,這一點總是沒錯的。照著葫蘆畫瓢,先學著做,既然是真理那就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上н@仍然只是理論。毛澤東也是很長時間以后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