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毛澤東來說,這件事是他平生搞的第一次軍事行動,事后,師生們稱毛澤東“渾身是膽”,他的大膽不是盲目蠻干,而是基于對情況的明了和事先的深思熟慮,謀定而后動。
這就是一個最偉大的軍事家的第一次軍事行動,很多人熟悉作為軍事統帥的毛澤東的軍事傳奇,卻鮮有人關注這第一次。第一次恰恰代表了膽氣,行動的關鍵在于毛澤東準確判斷出潰軍無首,沒有主張,沒有行動目標,所以毛澤東完成了一次不可思議的行動,此時的毛澤東尚沒有意識到他在未來將主要從事軍事領域的斗爭。
畢業(yè)前的第二件大事是辦學校。毛澤東在1917年10月學友會改選時,擔任了總務(相當于后來的學生會主席)。
毛澤東認為應當繼續(xù)辦工人夜校。毛澤東寫了一則《夜校招生廣告》,用語是一般工人能懂得的大白話。廣告先托警察貼到街頭,并沒收到預期效果,只有九個工人來報名。這樣的好事情居然沒有人搭理,可見做事情之難了,做事情不能僅憑自己的熱情和想象。毛澤東并沒有一蹶不振,就此放棄。他遇到難題總是先從弄清情況著手,他召集同學們分析原因,最后弄明白了:上學不要錢,工人覺得不會有這樣的好事;不識字的人本來就不會去看街上的廣告;讓警察去貼廣告,人們有懼怕心理。找到原因后,毛澤東和同學們又帶著印好的廣告,分頭到工人宿舍區(qū)和貧民區(qū),邊分發(fā)邊宣傳,細細解釋,大受歡迎。五天后,就有一百多人報名。
這使毛澤東體會到,做下層群眾的工作,非做得周密細致不可。這也是毛澤東最早辦的學校,就是從這時候起,毛澤東走上了教師之路,也就是說毛澤東尚未出一師校門,已經成功舉辦了短期學校,開始了他的大教育家的生涯,這是一個偉大的開端。
如果我們明白辦學在毛澤東成功過程中起的作用就會知道,這一事件多么重要了。
槍桿子代表實力,作為一位世俗領袖,毛澤東總會找到它的,下一步就是要找到完整的成功的方法,這需要天才的醒悟,需要某一天靈感閃現,兩者一旦同時存在于頭腦里,剩下的就是落實了,落實這一切,最可行的辦法就是辦學了,這些能夠成就偉業(yè)的條件只有毛澤東完全具備。我們曾請教過歷史學家,除了毛澤東,中國其他的領袖們有沒有可能取得這樣的成就,也就是說,我們想知道中國近代史的軌跡是歷史的必然呢,還是某一個特殊人物出現后的特例呢,有沒有可以替代毛澤東的大人物?專家們沉默良久,最后結論是估計可能是沒有。
中國有句老話叫作“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有了毛澤東這樣的一個核心,一師一批追求進步、志同道合的青年,逐漸聚集在毛澤東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