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秘訣不是一種方法,
而是一種行為
自從在公益廣告展上得了幾次獎之后,我的人生迎來了幾大變化:首先,開始有人請我去演講;其次,不認識的后輩會找我解決心中的煩惱,還有就是偶爾有報社或雜志社來請我做采訪。
到現(xiàn)在為止,我已經(jīng)做過數(shù)十次的演講、二十多次的采訪和超過百余次的心理咨詢,很奇妙的是,這三類人都對我問了相同的問題:
“如果想要和你一樣,在公益廣告展中表現(xiàn)出色應(yīng)該怎么做呢?有什么秘訣嗎?” 老實說,一開始我的確想炫耀一下自己,所以專門用一些夸張的話做出了回答。不過自從獲獎經(jīng)歷超過三十次之后,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我的話語有了一定的影響力,也認識到自己有責(zé)任對別人說一些有用的話,于是這種最常見的提問對我來說也變成了最難回答的問題。雖然之前對此類問題有過不少思考和煩惱,但我現(xiàn)在能給出的最佳回答就是“多讀書”。
不過很可笑,我之前告訴他們“要有直觀能力”“需要具備對事物的獨特視角”“看看你能不能毫不費力地一口氣寫下一段文字”“多做一些案例分析,看看其中有沒有適合自己的東西”等,這些讓我自己都感到慚愧的回答往往會得到“啊,原來如此啊”的正面反應(yīng),而在我百般思索之后說讓大家多讀書時卻得到了這樣的回應(yīng):
“不要那種顯而易見的回答,肯定有其他秘訣吧?”
這就是大家的反應(yīng)。一開始我覺得說這種話的人實在難以讓人理解,在經(jīng)歷了幾次相同的反應(yīng)之后,現(xiàn)在我會反問對方。
“您書讀得很多嗎?難道是因為讀了很多卻沒有理想的結(jié)果才這樣問我的嗎?” 我對書的作用及評價要比其他人想象中的高很多。我自己通過書本學(xué)到了很多東西,通過書本獲取了大量信息,也因而感悟到了不少道理。不過可能是因為從小起,大家就都經(jīng)常聽人說“多讀書”之類的話,所以這些話大多都被當(dāng)成了耳邊風(fēng)。盡管這樣,他們還要堅持從我口中套出其他所謂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