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同理心是必不可少的,但它本身不足以解決真正艱難的挑戰(zhàn)。正如哲學家J·D·特勞特所說,“同理心是一個起點。遺憾的是,許多人在同理心形成之前就已經(jīng)麻木了”。同理心本身有改變的作用,但除非我們達成第3選擇,否則問題依然存在。家庭沖突只會令有些人精疲力竭。還有一些人不相信第3選擇的可能性,他們可能深深理解他們的親人為什么會有那樣的行為,甚至能以同理心對待他們,但他們已經(jīng)放棄了任何改變的希望。還有些人相信協(xié)同,相信其他家庭可以實現(xiàn)協(xié)同,但卻不相信自己的家庭有技巧或能力實現(xiàn)它,他們懷疑自我。
夫妻雙方可以在“感情破裂狀態(tài)”下共同生活幾十年。相同的問題會引發(fā)一次又一次的戰(zhàn)爭,因為兩個人都沒有勇氣去問對方:“你愿意去找比我們現(xiàn)在所擁有的更好的東西嗎?”
但如果我們問出了這句話,我們就有可能進入到某些專家所說的“第三空間”。我不是讓你同意我的看法或放棄你的主張,而是找到一個整合我們兩個人最佳見解的新選擇。在第三空間里,我們“做出根本性的轉(zhuǎn)變,脫離不考慮現(xiàn)實感受的二元空間,采用整合互補的思維模式,將不同的價值觀、行為和信仰融合為一個嶄新的整體”。更簡單的表達是,我們停止思考“我的方法和你的方法”,開始思考“我們的方法”,一種善加利用我們獨特優(yōu)勢的方法。在第三空間里,“我們的所到之處是我們從未到過的地方”。
父母與女兒之間關于毒品交流的故事到這里還沒有結(jié)束。在女兒傾訴的過程中,他們逐漸一起進入第三空間,一個有著無限選擇的不可思議的魔幻劇場。回想一下,女兒剛剛透露她怕看到朋友們?yōu)E用毒品的痛苦狀。
你說:“看到你的朋友受苦,你一定很難受?!?/p>
她回答:“我認為他們也害怕毒品,但他們不知道如何停止。他們找不到人傾訴,他們不能跟父母說……他們不像我這樣可以和你談話?!?/p>
現(xiàn)在你想對自己說:“不錯,同理心是有作用的?!钡鞍l(fā)言權(quán)杖”仍然在你女兒手中,所以你說:“如果能夠得到一些幫助,對利亞和馬特來說是非常重要的?!?/p>
她繼續(xù)說:“他們的父母如果知道他們吸毒的話會殺了他們的。關于毒品的事,學校的老師總是嘮叨個不停,但沒有人聽。輔導員能幫上忙,但是他們太忙了。他們還能和誰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