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巴黎的天空下》圣丹尼大教堂(1)

在巴黎的天空下 作者:鄭實


圣丹尼大教堂:國王們的歸宿

這是個很血腥的故事。丹尼(Denis)是巴黎第一個主教。還在信奉多神教的羅馬人痛恨他大力宣揚基督教,逮捕了他。由于丹尼不肯放棄信仰,他遭到毆打,被關(guān)進獅籠,飽受摧殘之后被釘于十字架,之后又被拖到蒙馬特斬首。但是丹尼死而復(fù)生,拾起自己的頭,向巴黎北方走去。人們在他的墓地建立教堂紀念他,奉他為圣人,他成為法國的守護神。我們在法國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關(guān)于他事跡的藝術(shù)作品,最常見的是在教堂里的彩繪玻璃上、壁畫上等等。很容易就能認出他:圣丹尼(St. Denis)或者彎腰去拾他的頭,或者用手捧著頭。

最初的圣丹尼大教堂(Cathédrale St. Denis)為“巴西里卡”式的,就是那種圓柱支撐著一個房頂?shù)暮唵谓Y(jié)構(gòu),仿造的是羅馬的普通住宅。那時,教堂是教徒朝圣的圣地。但是11世紀,在法國興起的“哥特式”教堂把這種建筑樣式推向鼎盛。巴西里卡似乎過時了。哥特式最容易辨認,就是拼命往高處蓋,尖頂聳立幾十米、上百米。今天我們見到的圣丹尼大教堂就是這種樣子,它被認為是法國歷史上最完美、最成功的典范之作。今天,作為巴黎7個大型公共紀念物之一,雖然離市中心有點遠,但很值得一去。

當年改建大教堂的是個強權(quán)人物蘇熱(Abbot Suger)。他是修道院長,也是路易六世和路易七世朝中的權(quán)臣。他本人生活簡樸,但認為應(yīng)當把金錢和藝術(shù)奉獻給上帝。他說服國王提供資金,甚至要求大臣和貴族取下手上的戒指支持這項浩大的工程。他記述了自己如何起早貪黑,監(jiān)督工匠和藝術(shù)家們工作,從砍伐樹木,到安裝彩色玻璃、撰寫獻詞等等,事無巨細,鞠躬盡瘁。大教堂不僅是圣丹尼塵世的新居,也成為法國王室成員死去后的安身之所。從14世紀起,國王遺體的內(nèi)臟被取出安葬別處,遺體則葬在大教堂。這里葬有42位國王、32位王后、63個王子和公主。今天這里能看到的70位死者的臥像和陵墓,很多是中世紀的藝術(shù)珍品。按照教堂為游客準備的簡介去找,可以看到其中較重要的一些。

從側(cè)門進入后,左手邊一組高大的紀念像,是弗朗索瓦一世和王后及三個孩子跪于莊嚴的凱旋門上。整個陵寢華麗氣派,很符合弗朗索瓦一世的個性。

從進門處右邊的樓梯上去,進入的區(qū)域叫圣路易禮拜堂。有路易十六及王后的雕像,他們在祈禱。路易十六的弟弟在拿破侖被流放后復(fù)辟,稱為路易十八。他下令將哥嫂的遺骨遷到此處埋葬(在地下室),并下令修建了祈禱像。

教堂正中半圓的后堂上有當年蘇熱時代留下的彩窗,是真正的中世紀遺存。它們逃過了法國大革命期間的瘋狂破壞,又被重新安裝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