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問題方面,謝琴和西羅維基黨強調國家集權論——視國家利益為中心,以國家利益作為制定其他政策的唯一指導原則。在葉利欽時代,當國家財產、大型企業(yè)、商業(yè)資本以及自然資源全部被賣給私營商人時,西羅維基黨深感恐慌,而對那些大肆收購國家財產、撈足油水的金融寡頭則懷有刻骨的仇恨。
謝琴和西羅維基黨蔑視新興的商業(yè)大亨,認為是他們在削弱國家力量。日益壯大的美帝國主義心懷不軌,謝琴和西羅維基黨也心存忌憚,他們期望俄羅斯能在國際舞臺上重樹威望。同時,他們也清楚,要想實現(xiàn)這一夢想,就必須重振國家經濟。而此時,他們卻發(fā)現(xiàn)霍多爾科夫斯基此類人控制著國家最重要的自然資源,這委實讓他們難以接受。
西羅維基黨意欲將寡頭們的財產重新國有化,但對此也心存顧慮:粗暴掠奪私有財產將瓦解人們對俄羅斯商界的信心,導致部分資本投資外流。所以普京在執(zhí)政的早期,重在激起人們對寡頭們的仇恨(需要強調的是,多數(shù)寡頭都是猶太人——在反猶太主義根深蒂固的俄羅斯,這也是個重要因素),并承諾要對其進行打擊(如普京所言:“把寡頭當作一個階層來消滅!”)。在克里姆林宮,首先與這種背景不相協(xié)調的就是雄心勃勃的鮑里斯·別列佐夫斯基和倒霉的弗拉基米爾·古辛斯基。結果,兩人都喪失了自己的商業(yè)帝國,遭驅逐而流亡海外。
對謝琴和西羅維基黨而言,需要對付的主要目標還是那些控制著石油和俄羅斯經濟命脈的寡頭。沒有石油,俄羅斯前途無望;有了石油,俄羅斯就能躋身世界強國之列,重登寶座。
普京讓他信賴的朋友伊戈爾·謝琴負責對付這些石油大亨。
謝琴奉命入主國家石油公司——俄羅斯石油公司——董事會,很快就將國家的供給物資收歸政府所有。升任董事長后,他便開始行使權力,做事心狠手辣。一些觀察家猜測,謝琴曾利用自己的職位養(yǎng)肥了自己和克里姆林宮的同僚,包括弗拉基米爾·普京在內。在反對黨的媒體和外國媒體中經常出現(xiàn)高達數(shù)十億美元交易的消息。在下一章,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克里姆林宮與寡頭們的沖突逐步升級的過程中,這些針對謝琴和普京貪污的控告對局勢的演變起著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