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6.饑餓不是一場游戲(1)

屹見-潘石屹:聊聊我們這個時代 作者:潘石屹


那個時代在我們這群人心中都烙下了深深的印記,我覺得好的地方并不是太多,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使得我們這代人的青春變得無比堅硬。

要說那時候最恐怖的事情還不是游街、批斗,更不是鬼故事,而是饑餓。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大饑荒,王小帥沒有經(jīng)歷過,我也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起過。

那幾年很多人都沒飯吃,越是“左”的地方越?jīng)]飯吃,餓死的人就越多,因為他們把糧食都上交了,明明沒有那么高的產(chǎn)量,非得報那么高。我們附近有一個村子比較有代表性,本來有幾戶人家,后來人越來越少,就跟我們合并成一個村民小組了。后來很多從別的地方逃荒過來的人就住在了那里,在村子的上面又蓋了一個新村子。

我印象比較深的是七十年代初的時候,西北地區(qū)發(fā)生了一次特別大的旱災,莊稼基本都旱死了。井里的水沒有了,大人們就從河里挑水澆玉米。學生都不上學了,拿著瓦罐去弄水。后來河里的水也干了,就都從很遠的地方挑水。

村里在山頭上裝了一個大喇叭,天天廣播,不停地傳達各級領(lǐng)導的指示,從省里到鄉(xiāng)里都有。所有人都很恐慌。我?guī)椭笕藵餐晁?,還寫了篇日記,那是第一次寫日記,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并且貼到了后墻的黑板報上。

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有幾個老人跑到學校旁邊的廟里,跪在菩薩面前求雨。平時只要有這樣的事情,總會有民兵來阻止這些封建迷信活動,但那天沒有。等到老人們走后,我在菩薩面前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大蘋果,拿走就吃掉了。后來我把這事告訴了我的一個同學,我們經(jīng)常結(jié)伴守在菩薩旁邊,但再也沒碰上好吃的東西。

第二年春天就大面積鬧饑荒了。國家發(fā)放了好多救濟糧,基本上是隔個十天半個月就能發(fā)上一次。但是發(fā)的不是好糧食,全是紅薯片,確切地說,是曬干的很厚的紅薯干,很多都是臟的,發(fā)了霉的,每家都會發(fā)放一點。我記得有一次我去領(lǐng)的時候,村里的干部說政府有規(guī)定,不能給地主分子發(fā)救濟糧。沒領(lǐng)到食物,我就拿著空袋子回來了。我爸很生氣,說地主家也不能餓死吧。然后我爸就去找他們理論,媽媽很害怕,就攔著不讓,怕爸爸再被抓起來進學習班或是游街。最后我爸還是去了,我也不知道他怎么跟村里的干部說的,反正后來他們跟我爸說,你們家跟你媽家已經(jīng)分開了,你們家的成分是地主,可是不屬于地主分子,所以你們家還能領(lǐng)。這是我第一次接觸這些莫名其妙的名詞和莫名其妙的政治概念。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