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米羅山營地》局面初開(2)

米羅山營地 作者:陳河


三天之后,吳在新和龍朝英再次出發(fā)到山路上找那間有六七個海南人的亞答屋。果然,他們中的一個早就在路邊等候著他們。吳在新龍朝英見到了一個模樣像是橡膠園主的華人,自稱是霹靂州抗日游擊隊最高首長陳平的代表,名字叫黃君。吳在新憑直覺能看出這人是個職業(yè)的武裝工作人員,做事十分警覺輕捷,而且能感覺得出他的底氣很足,似乎背后有強大力量支撐著。吳在新向他介紹了自己的來歷,表明了要和馬來亞華人游擊隊聯(lián)合作戰(zhàn)的愿望。吳在新在印度受訓(xùn)時就知道了馬來亞共產(chǎn)黨早在日軍入侵之前已有高度的組織和活動能力,當英國人被日本人橫掃出馬來亞半島時,馬共領(lǐng)導(dǎo)的游擊隊成為抵抗日本人的唯一一支武裝力量。這次他們登陸的一個重要任務(wù),就是要找到華人游擊隊,和他們結(jié)成抗日同盟,136部隊準備提供武器彈藥、后勤物資和活動資金給抗日游擊隊。當黃君聽完了吳在新的介紹,知道面前的這個人的來頭很大,代表了英國人和中國大陸國民黨政府的軍隊,和他們的合作也許能改變游擊隊的命運,改變整個馬來亞半島的抗日局面。他回答吳在新說他會把今天的會見情況向陳平報告,為此他得去霹靂州士林河邊的抗日聯(lián)軍第5軍團一次,來回得兩個星期。黃君還坦率地說,現(xiàn)在他還不能完全相信吳在新的話,因為日本人用了各種手段想打入游擊隊的內(nèi)部。他希望吳在新能讓他看到令人信服的證據(jù)。于是吳在新答應(yīng)下次潛水艇送人員和物資過來時,會帶黃君一起上潛水艇見他們的長官林謀盛,而且還會送給游擊隊一批武器裝備。黃君約好半個月以后再見,同時,他還介紹吳在新到山下見一個叫陳廣進的人,那人是游擊隊的支持者,手里有一大片的水稻田要租佃出去。吳在新去見了陳廣進,稱自己本是昭南(新加坡)的富戶,因逃避抽選兵補而流亡到昔加里,愿意租用他的水稻田種植糧食。于是吳在新開始在山下犁田耕作。由陳廣進出面擔保給吳在新辦理了居民證。日本人那個時候因為缺糧鼓勵民眾開荒種糧,對于定居種田的人管理較寬。

在此同時,李漢光帶著另一個任務(wù)也分頭下山活動。李漢光原是新加坡華僑,抗戰(zhàn)時應(yīng)召回國進入國民黨中央軍校受訓(xùn),后被林謀盛選入了136部隊。這天李漢光穿了一身料子講究的夏裝,帶著白色硬殼帽,一副商人的模樣出現(xiàn)在紅土坎。他雖是新加坡的華僑,但卻從來沒來過馬來亞的北部,人生地不熟。突擊隊離開潛水艇的時候,和艇上的人員約好一個月后潛艇再次來到同一海域運送人員和物資。突擊隊會派船只來海上迎接,信號是在船上掛起一條紅毯子?,F(xiàn)在李漢光的任務(wù)就是要到邦咯島去,想辦法找到一艘帆船出海,與潛水艇接觸,建立起海上交通站。一連幾天,他在紅土坎的各個碼頭都找不到前往邦咯島的船只,心中十分納悶。這個上午,他在海邊的一家咖啡店里坐下,看著對面的邦咯島出神。這家咖啡店的東主叫馬惜奇,是個有見識、交際很廣的女人。她坐在柜臺里面,眼睛卻觀察到這個衣著講究氣度不凡的年輕人老是看著海上,似乎有些心事。于是她主動過來招呼,問他有什么事情需要幫助?李漢光回答說自己是外地來的人,想到邦咯島上去找一個伙伴做生意,可是卻找不到渡船。馬惜奇告訴他到邦咯島并沒有公共的渡船,只能搭載商家的私人船只,眼下最好的辦法是去乘坐邦咯島“廣成利”商行大老板蔡群英招待煙客的渡船,到那邊見了蔡群英就說是馬惜奇介紹的便是。李漢光于是去了碼頭,果然見到一只掛著“廣成利商行”牌子的渡船。他被船工客氣地接引到了船上,好茶好煙招待,沒多少工夫船就靠上了邦咯島碼頭。他上岸時,發(fā)現(xiàn)碼頭上有個警察局,馬來人警察對上岸來的人逐個檢查證件。其他乘客都有身份證明,唯獨李漢光拿不出來,被警察留在了警察局盤問。李漢光見這些警察并不兇狠,便說自己肚子饑餓,要求到對面的飯檔先吃些東西再來答詢。警長答應(yīng)后,李漢光就到對面這家粥店吃東西,并請求店老板去找蔡群英到警察局來做擔保。蔡群英一聽紅土坎馬惜奇介紹的客人,就趕緊來到了警察局。蔡群英是邦咯島上的頭面富戶,警察對他當然很是買面子,于是就讓他把李漢光帶走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