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記得小時候和哥哥討論個人志向,哥哥說,他想成為科學家、發(fā)明家、創(chuàng)業(yè)者。我說,這聽起來一點都不好玩,我想要這一輩子活得快快樂樂,做我自己想做的事。然而,沒想到這句“做我想做的事”,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簡單。
社會價值的制約,父母長輩的期望,甚至有時候旁人的眼光,讓我不得不老老實實地在升學體制中,一步一步往上爬。這個過程中,雖然我衣食無缺,也曾經(jīng)組織活動、搞社團,偶爾的不務正業(yè),發(fā)展讀書外的興趣,嘗過年少輕狂的滋味。整體上來說,我過得很快樂,但心里知道與小時候想要的快樂還差了一大截,更糟的是,我還沒有搞清楚, “我想做的事”到底是什么?
拿到博士學位之后,我告訴自己,這下夠了,再不給自己機會,我就是在浪費更多時間。我必須知道什么是我想做的事,這個答案沒有找出來,我一定會在午夜夢回時候,啜泣從指間悄悄溜走的青春。我開始往戶外追尋,只因為山野溪流間似乎有和我心靈共鳴的聲音。
剛開始的時候,相當困難。我很會讀書,但是我從小跑不快也跳不高,標準的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為了打足體力基礎,我給自己定下鍛煉計劃,并且嚴格遵守,在日積月累之下,終有小成??邕^那個門坎之后,也驚喜地發(fā)現(xiàn),戶外運動中,很多技術和危機判斷部分,需要縝密的頭腦,我本身是信息科學出身,倒是在分析和學習技術上,占了很多便宜。加上我愿意吃苦,在高山環(huán)境中,遇到嚴峻的天候狀況,也不氣餒。
幾年下來,嘗試過滑雪、激流泛舟、登山、攀巖等運動,終于找到命定的最愛:攀巖。而在攀巖這一塊,我最熱愛的還是高山巖攀:可以在山野無人之境,利用攀巖技術,攀上聳立的山峰,享受清風浮云和絕佳視野。在此過程中有無比的自由,也充分挑戰(zhàn)自己,激勵自我的蛻變成長。這種滿足難以言喻,千金難換。
我終于找到想做的事了,而我發(fā)現(xiàn),我對未來的不確定并沒有那么多迷惘,找到自己后,我可以篤定地、有自信地隨時有準備,應付迎面而來的挑戰(zhàn)。只是這一路走來,還是有些遺憾,最大的就是與母親之間的關系。
母親那一世代,苦過來的,她一心就想讓我功成名就,希望我成為大家閨秀,相夫教子,培養(yǎng)國家棟梁。可是我卻在博士畢業(yè)后,理所應當進入職場發(fā)光發(fā)熱的時候選擇流浪,選擇找自己,對她來說,這是不能理解的怪念頭。每次通電話,媽媽都是苦口婆心地勸我回頭是岸,多次的勸退不起作用,她開始威逼利誘,甚至責怪我讓她食不知味,寢不安枕。那時候我只能選擇逃避,在找尋自己的過程中,我用全部力量對付自己掙扎的內(nèi)心都不夠,如果還要花精力應付媽媽,我一定會潰不成軍。
還記得賈柏斯2005年在史丹佛畢業(yè)典禮中鼓舞人心的演講嗎?我就是被激勵者之一,他說人一定要找到自己心愛的事情來做,如果一時沒找到,那就繼續(xù)找,那就是我的寫照。而當他用有力的語調(diào)勉勵大家絕不要妥協(xié),我的眼淚馬上嘩嘩地流下來了。